虹膜脱色,是天花患者常见的后遗症。印度AravindEyeHospital的S.Kavitha教授在Eye杂志上与我们分享了3例天花后遗症导致虹膜色素脱失的病例,其中2例继发开角型青光眼。
病例介绍
图1a为虹膜脱色;b为青光眼视盘病变;c为小梁网色素沉着;d为面部瘢痕
病例1:患者,男,60岁,主诉右眼无痛性、进行性视力减退。眼科检查示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6/6,眼压(IOP)52mmHg,杯盘比0.8(图1-b),存在视野缺损及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右眼裂隙灯检查显示虹膜脱色,虹膜前表面见多发灰白色圆形小斑点(图1-a)。前房角镜检查示房角开放,各象限均可见不规则小梁网色素沉着(图1-c)。左眼BCVA6/6,未发现明显青光眼表现。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得到控制。
图2a为虹膜脱色;b为青光眼视盘病变;c为面部瘢痕
病例2:患者,男,62岁,主诉右眼无痛性、进行性视力下降。右眼BCVA6/12,IOP36mmHg,眼前节检查示虹膜脱色(图2-a),核硬化及后囊下白内障,其他结构无明显异常。眼底检查示杯盘比0.85,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边缘向心性变薄(图2-b)。前房角镜检查示房角开放,各象限均可见不规则小梁网色素沉着。左眼BCVA6/6,未见明显青光眼表现。患者行右眼青白联合手术后眼压即得到控制,未应用抗青光眼药物。
图3a为虹膜脱色;b为面部瘢痕
病例3:患者,女,60岁,于常规眼科检查时发现右眼虹膜脱色。患者双眼均为人工晶体眼,BCVA6/6,眼压正常,眼底无明显异常改变。裂隙灯下见右眼虹膜色素脱失(图3-a)。
三位患者均于童年时感染过天花,面部可见多量麻点瘢痕(图1-d,2-c,3-b)。患者均无眼部疱疹病毒感染史,否认眼外伤及常规超乳白内障手术以外的眼科手术史。由于本文中两例患者均仅见一侧青光眼改变,故可排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病例讨论
年,世界卫生组织(WTO)估计全世界共有一千五百万天花患者,当年有两百万人死于天花。年,WTO在全球推行天花疫苗接种。年5月,WTO宣布根除天花。尽管如此,目前仍有年以前的许多天花幸存者存活于世。
此前,已有报道称天花可导致以单侧眼虹膜色素脱失为主的后遗症,这一晚期并发症在天花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50%。本文首次报道了与天花所致虹膜脱失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阐述。
多种存在虹膜脱色的疾病均可并发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如色素性青光眼、Fuchs综合征等。天花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首先可能与天花病毒介导的小梁结构损伤引起远期小梁功能障碍有关,此外房角镜下所见的不规则色素沉着也提示,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色素性青光眼,虹膜色素脱失后沉积在小梁网,导致房水外流受阻。
尽管目前在我国天花后遗症患者极其少见,但对于已知天花引起虹膜脱色的患者,定期随访以避免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此外,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虹膜色素脱失,也应密切随访,以避免开角型青光眼的隐匿进展导致不可逆的视力丧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