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这种病
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讨厌大魔王了
因为每个人都可能逃不出它的魔掌
还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病!
什么是白内障
人老了,眼睛也会“老”。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晶状体不再清澈透明,也就是患白内障了。
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这是个不可避免和阻挡的自然过程,和毛发变白是一样的道理。
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且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80岁以上,白内障的发病率几乎是%。
只不过有的人发展得早且快,50多岁视力就下降到一定要治疗的程度了;有的老人发展慢,80岁还能不影响日常生活。
白内障可分为先天与后天
先天性白内障
又称发育性白内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且多为静止型,可伴有遗传性疾病,有内生性与外生性两类。
内生性者与胎儿发育障碍有关,外生性者是母体或胎儿的全身病变对晶状体造成损害所致,先天性白内障又细分为前极白内障,后极白内障,绕核性白内障及全白内障。
后天性白内障
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营养代谢异常,中毒,变性及外伤等原因所致的晶状体混浊,称为后天性白内障。
分为6种:
①老年性白内障。
②并发性白内障(并发于其他眼病)。
③外伤性白内障。
④代谢性白内障。
⑤放射性白内障。
⑥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最常见,又叫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多见于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增多,与多因素相关,如老年人代谢缓慢发生退行性病变有关,也有人认为与日光长期照射,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根据初发混浊的位置可分为核性与皮质性两大类。
出现以下症状,格外注意!
1.渐进性视力下降,特别是强光下视力下降;
2.眩光,色觉改变;
3.出现近视,或者老花减轻;
4.出现单眼视物重影。
白内障只能手术治疗吗?
有什么“特效药”吗?
目前治疗白内障效果最佳的方法就是手术,这是全球眼科医生的共识。
药物一般只用于部分初发/轻度白内障,而且作用有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不保证)延缓白内障加重。不论什么白内障,手术治疗都是首选。
很多老人家害怕手术,轻信某些广告里“眼科神药”的夸张效果,错过最佳手术时间,最后到了晚期甚至已经失明,无法挽回,实在让人痛心。
什么时候做白内障手术?
是不是要等白内障成熟?
大家是不是以前总听说要等白内障“成熟”了才做手术?
不不不,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
过去,白内障手术采用大切口手工摘除,创伤大、恢复慢,所以轻中度白内障患者,感觉自己视力还可以,就干脆等一等,等到白内障严重到完全混浊才进行手术。
而现代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是“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微小,只有1.8mm左右。
这种方法反而对完全成熟的白内障不太友好,因为晶体越混浊,需要超声能量就越大,可能会对角膜等其他眼内组织产生一定副作用。
所以呢,只要觉得白内障造成的视力下降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一般来说,视力低于0.5)就可以考虑手术了。
哪些白内障患者要提前手术?
01前房角狭窄、青光眼或有青光眼发病倾向的白内障患者
对于这些患者来说,一次白内障手术既可以解决白内障问题,还可以把青光眼同时治好,实在是一举两得。
所以此类患者,即使感觉自己视力还可以,也建议尽早行白内障手术。如果拖延手术时机,等到青光眼加重之后,再进行手术,效果就会打折扣了。
02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
一举两得,道理同上。
当下的白内障手术,植入的人工晶体可以根据术前精密测量和设计选择合适的度数,做完白内障手术,就可以摆脱高度数眼镜。
03不想戴老花眼镜的白内障患者
老花是眼内晶状体老化弹性下降的结果,每个人到了45岁左右都会出现。
白内障手术中,摘除老化的晶状体,同时再植入一个可以矫正老视的人工晶体,手术恢复后就可以免受日常生活中老花眼的困扰了。
目前市场上的多焦点人工晶体、三焦点人工晶体、连续视程人工晶体都可以矫正老视。
白内障手术有风险么?
是大手术吗?
在这里小五要提醒大家一句,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存在!
即使是白内障手术这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也不能例外。
因为手术切口小,白内障手术被很多人称为“小手术”,但是任何进入眼球内部的手术,都有出现眼内并发症的风险,最严重的是“驱逐性出血”,好在发生的可能性极小。
此外还有感染等其他风险,手术前,眼科医生都会跟您进行详细的解释。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分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