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雷火灸疗法
—妇产科疾病
雷火灸是一种创新型灸疗产品,是在古代雷火神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芬香独特、火力猛、药力峻、渗透力强。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所长赵时碧经40年临床实践,改善雷火神针配方和使用方法,研制出赵氏雷火灸,获雷火灸、医用雷火灸、棒式悬灸、斗式灸盒等多项国家专利,并总结出了一套灸法——赵氏雷火灸疗法。赵氏雷火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中国专利优秀奖。该疗法属于非介入性治疗,治疗时缓和舒适,无毒副作用、无疼痛,治疗效果优于一般针灸,免去患者针刺、吃药、手术的痛苦。
原理与作用
赵氏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灸疗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息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机理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疏经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功效。
不孕症
中医认为婚后3年不避孕的情况下不受孕,称为“不孕症”。不孕症分“原发性不孕症”和“继发性不孕症”,原发性不孕症是婚后3年从未受过孕,继发性不孕症是婚后受孕过或流产,3年以后不再受孕者。输卵管炎症性阻塞的患者大多兼有经前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妇科检查附件明显增厚。此症相当于中医学所谓的“胞脉闭阴”之症。治疗是比较困难,治则常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雷火灸药力峻猛,渗透力强,具有活血化瘀,通络镇痛等功效,具有避免打针、开刀之痛苦,无副作用等特点。因此,采用雷火灸治疗输卵管炎症阻塞,尤其患处相应体表部位以雀啄式灸法和按揉手法,能促进血行,促使新陈代谢旺盛,组织吸收能力增强,从而加快炎症的吸收,加强自愈能力。患者只要坚持治疗会取得一定的疗效。
产后排湿
中医广义的『宫寒』是指由于外来之寒邪或者人体脾肾阳虚所产生的内寒停滞在女性胞宫,使胞宫功能受损,出现月经量少、月经絮乱、闭经、经期浮肿、腹泻、小腹冷痛、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异位症、阴道炎、不孕症等,孕期可出现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宫外孕、产后出现恶露不尽、产后腹痛腰痛等。
并伴有怕冷、手足发凉、腰酸腰凉、大便稀溏、性欲冷淡等全身症状。雷火灸通过其热力作用,能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使胞宫经脉柔软舒张、易受济养、滋养内膜、增加受孕机会,使孕后胎元稳固。
产后乳少
乳汁是产妇津液气血而化生的,资于冲脉,源于脾胃吸取之水谷精华。脾运正常,肝气调达,则乳汁分泌充足,若是体脾胃虚弱,或产后饮食失调,感冒发热影响食欲,或情绪忧虑过度伤脾,或产妇年高气血已衰,或因产后失血过多,均会导致产妇脾失健运,肝失调达,造成气血津液化生受阻,乳汁分泌定会全无或减少。
盆腔炎
盆腔炎,中医学无此病名,认为它与瘀血、湿热有亲,归属为妇人的腹痛证,如“带下”、“症瘕”、“不孕”等症范畴。病因是由于分娩、流产、经期瘀血未尽,或被湿热外邪侵犯,或被不洁之物带入胞宫,或性交时不注意清洁卫等因素致使瘀血、邪热、湿热毒侵犯胞宫,损伤冲任,时久气滞血瘀于盆骨内胞中而发本病。
盆腔炎的致病因素是因为湿热毒,瘀血凝结所致的妇科盆腔内器官的的疾病。治则以清热除湿,活血化瘀为主。
治疗范围:
产后乳少、乳胀、术后康复、产后排湿、宫缩痛、尿失禁、尿潴留、痔疮、腹胀、收腹、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人流术后排湿、宫腔镜术后康复、带下、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功血与崩漏等。特点和优点:
1
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
2
无针灸、推拿给人体带来的痛苦。
3
无内服药带来的内脏功能的破坏及毒副作用。
4
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临床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眼外伤、青光眼(眼底出血期)、内脏出血期、高热患者、高血压发作期、心衰等患者禁用,老人小孩及孕妇禁用。1、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灸疗后出现水泡:
(1)湿气重,可继续治疗。
(2)烫伤:
a.水泡小可自行吸收。
b.水泡大,可消毒后刺破,注意防止皮肤感染。
3、灸后4小时内尽量不要洗澡,忌寒凉,生冷。
4、第一次灸疗患者如有不适请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温馨提示:
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些糖水方可进行灸疗。
张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