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眼表,丽挽狂澜”江苏赛区眼表疾病病例沙龙会议纪要
为了提高对眼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的能力,分享相关疑难病例诊治经验,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国际眼科时讯》携手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爱洒眼表,丽挽狂澜”——眼表疾病病例图片征集活动。年10月18日,江苏赛区眼表疾病病例沙龙会议在南京市黄浦大酒店如期举行,由南京军区总院的黄振平教医院的陈辉教授主持。参会专家也对各个病例进行了详细、客观的点评。
病例一:药物毒性角膜病变
由苏州医院的张晓峰教授提供。患者为42岁女性,以“双眼反复红加重2周”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3月前因双眼红被诊断为“双眼腺病毒结膜炎”,医院予以抗病毒、抗生素、NSAIDs等眼药局部治疗,症状加重;既往无眼手术史、无接触镜佩戴史、无糖尿病、风湿性疾病史。裂隙灯下发现角膜上皮糜烂(图1)。张教授根据病史与临床表现分析,认为该患者的主要病因是长时间大量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滴眼液(抗细菌,抗病毒,抗炎药),角膜组织严重受损,最终导致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经过后续检查(共聚焦显微镜、病原体培养)排除其他原因后,张教授的诊断锁定为药物毒性角膜病变。治疗措施为停用患者使用的所有药物,改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爱丽0.3)每日3次滴眼,同时用氧氟沙星眼膏夜敷。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角膜上皮愈合,荧光素染色阴性(图1)。
图1.爱丽0.3临床治疗经过
在该患者的恢复过程中,0.3%玻璃酸钠滴眼液起着举足轻重作用。首先,0.3%玻璃酸钠滴眼液为患者的眼表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控制炎症反应的继续加剧,为角膜上皮的愈合建立了稳定的眼表微环境,使得停药后变得脆弱的角膜不受外界损伤刺激的影响。其次,玻璃酸钠作为细胞外成分参与了角膜上皮的愈合。
这一病例证明,0.3%玻璃酸钠滴眼液不仅能够缓解眼表不适感,还能起到控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保护和帮助角膜恢复正常功能。在问答环节中,张教授指出这类病例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大量药物的不恰当使用,二是由于相关医务人员对药物性角膜病变的诊疗措施及相关治疗药物不甚熟悉。其正确的诊断,用心的鉴别以及准确、果断的诊疗措施得到了在场来宾的一致认同和钦佩。
病例二:碱烧伤的治疗体会
医院傅昌博医师提供。患者为41岁男性,主诉“右眼热水泥烧伤十天”前来就诊。患者10天前被热水泥溅入右眼,右眼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增多及视力下降。于医院给予消炎治疗(具体不详),未见明显好转。右眼视力仅见指数,裂隙灯下见角膜缘上方部分血供缺失,角膜上皮大片缺失;荧光素染色见结膜上皮同样部分缺失(图2)。结合病史诊断为碱烧伤。治疗方案为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每日4次,预防感染;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4-6次;0.1%氟米龙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抑制炎症。治疗后第2天角膜缘血供部分恢复,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开始缩小,荧光素染色发现结膜缺损区域已愈合;治疗后第7天角膜缺损区域进一步缩小,角膜上皮浑浊度逐渐减轻(图2);治疗后第15天角膜缘有新生血管长入,缺血区域消退;治疗后第26天角膜新生血管消退,角膜完全愈合,泪膜破裂时间开始延长;治疗后第36天发现泪膜破裂时间加长为6秒,表示泪膜功能恢复良好,视力恢复为0.6(图3)。
图2.爱丽0.3治疗后第7天角膜缺损区域进一步缩小,角膜上皮浑浊度逐渐减轻
图3.爱丽0.3治疗后第36天发现泪膜破裂时间加长为6秒,表示泪膜功能恢复良好,视力恢复为0.6
傅医师分析此患者就诊时伤后第10天,角膜、结膜上皮开始增生,提示从急性期向早期修复期过渡。该病例按我国眼外伤学组制定的化学性烧伤分度标准属Ⅱ度;按Hughes分度属Ⅱ-Ⅲ级。总结治疗过程,傅医师认为0.3%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移行、加快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成、增强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作用,使缺损区尽快上皮化,对角膜缘功能尚存的眼化学伤尤其是Ⅱ级、Ⅲ级烧伤患者,疗效佳。此外,泪膜破裂时间明显增加,除了跟上皮修复后泪膜涂布均匀相关;0.3%玻璃酸钠滴眼液的滞留、高黏滞性及强力锁水功能使泪膜更加稳定,从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上皮快速修复。傅医师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在座同行的认可和赞许。
病例三:药物毒性角膜上皮病变的治疗
医院王婷婷医师提供。患者为47岁男性。主诉“左眼红痛、视物模糊一月”就诊。患者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红、痛、视物模糊,伴有畏光、流泪增多。于外院诊断为“角膜炎”,给予“阿昔洛韦眼水、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等多种眼水治疗后,效果不佳。裂隙灯下见患者角膜中央上皮大片缺损,缺损区域水肿;荧光素染色示“飓风样”着染(图4)。结合病史诊断为左眼药物毒性角膜上皮病变,即给予氧氟沙星眼膏点眼每日3次;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每日6次,以及口服地塞米松片0.75mg每日次,共3天。治疗后第1天观察发现病灶区已有所修复但仍有水肿,荧光素染色呈点状着染;治疗后第7天发现原病灶区已基本修复,无水肿,荧光素无着染(图4)。治疗过程中泪膜破裂时间也相应逐步延长至5秒。
图4.爱丽0.3临床治疗经过
总结该病例,王医师认为0.3%玻璃酸钠滴眼液能明显促进上皮细胞移行、加快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形成、增强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作用,使缺损区尽快上皮化,对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疗效佳;同时,其高黏滞性及角膜表面更长的滞留使泪膜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上皮快速修复。此外,0.3%玻璃酸钠滴眼液安全性高,更利于角膜细胞保护。王医师的准确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样得到了在座同行的首肯。
进展经验专家谈
会议期间,厦门大学眼科中心的李炜教授就玻璃酸钠滴眼液的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在干眼、眼表损伤治疗中的作用作了深入解读,总结了0.3%玻璃酸钠滴眼液在吸水性能、眼表存留时间、保护泪膜稳定性、干眼症状改善程度、保护角膜上皮细胞、促进损伤角膜愈合诸多方面的优势,同时对0.3%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临床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苏州医院张晓峰教授就干眼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以及作了详细介绍。医院的靳雷教授则对角膜上皮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作了悉心讲解。三位专家从各个方面为干眼、眼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0.3%玻璃酸钠滴眼液的使用提出了各自的的建议。此外,南京军区总院黄振平教授就使用裂隙灯进行眼前节拍照的技巧作了详尽的介绍,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会议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期待江苏赛区的入选病例能在全国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再创佳绩。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