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市医大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今天与大家分享对于主导眼概念与多种检查方法。
主导眼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但是关于主导眼的认识,值得我们更多的思考。
临床上我们发现,当主导眼由于外伤、眼病等影响后出现视力下降,一段时间后主导眼可能发生转变。在主导眼形成后,如果后天主导眼的信号被减弱,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非主导眼很可能就变成主导眼了。
也有研究发现当注视角度变化到一定程度后,主导眼会发生转变。
首先我们深入理解主导眼的含义。
随着主导眼(优势眼)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普及,主导眼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延伸。
注释性主导眼主要是视觉方向的定位。
主要的检查方法包括临床最常使用的卡洞法,手指法,万花筒法等。
卡洞法可以利用纸板做成卡洞,也可利用手形成卡洞。
手臂伸直,保证手臂不动,若闭上一只眼后,卡洞内视标消失,此眼为注释性主导眼。
手臂伸直,保证手臂不动,若闭上一只眼后,卡洞内视标消失,此眼为注释性主导眼。
测量过程中,保证被检者注视近用视标,当视标不断靠近时,始终保持注视状态的为运动性主导眼,而中途放弃的眼为非运动性主导眼。
最常见的方法是worth四点灯。
有一部分人,最下面的圆圈会偏红色或者偏绿色。
若偏红色则为右眼是知觉性主导眼,绿色则左眼是知觉性优势眼。
当然,我们临床叶有一些人,最下面的圆圈并没有出现红色和绿色,可见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测量的敏感度不高。
所以,近几年也有一些心理物理学的测量方法来测量知觉性主导眼,需要相应的程序员辅助心理物理学软件的处理与管理,目前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的推广。
综上所述,主导眼的测量方法不止一种,所反映的问题也有所不同。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注视性主导眼与运动性主导眼测量结果呈中度度一致,运动性与知觉性主导眼测量结果及注视性与知觉性主导眼测量结果均呈低度一致。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结果显示了,在双眼屈光差异不大时,主导眼更有近视倾向。关于主导眼与近视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由此可见,我们验光中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点都值得深入的推敲和探索。各位同仁,希望在眼视光迅猛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携手而行。
长按识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