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例报道副乳房链球菌引起的外伤后眼

副乳房链球菌及乳房链球菌是引起牛乳腺炎的主要细菌,水产动物感染副乳房链球菌曾使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但迄今,未见副乳房链球菌感染人类的任何文献,下文Zaman等报道了人类首例副乳房链球菌引起的外伤后眼内炎,于年发表在IndianJournalofMedicalMicrobiology杂志上。

患者12岁,男性,玩耍时被木棍戳伤左眼,疼痛、流泪,局部使用滴眼液,6d后症状未缓解。左眼检查显示,视力仅存光感(LP),全层角膜裂伤,包括瞳孔区水平直径6mm,撕裂边缘角膜浸润,诊断为B型,Ⅰ区,Ⅳ级及晶状体混浊。全身麻醉缝合角膜裂伤,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万古霉素1mg,头孢他啶2.25mg及克林霉素1mg,通过睫状体平坦部抽取玻璃体液0.2ml,取黄色上清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查。

术后第1天,患者无光感,缝合末端角膜浸润厚(图1),晶状体膨出,使前房变浅。超声检查显示玻璃体腔充满浸润物,提示为眼内炎。患者静脉注射环丙沙星,局部使用0.5%莫西沙星,1%阿托品,0.1%倍他米松及0.5%羧甲基纤维素。因预后不良,未实行玻璃体切除术。

图1为术后1d,缝合末端角膜浸润厚

玻璃体液微生物检查显示脓细胞,将样品分别接种至5%羊血、巧克力及麦康基琼脂,在羊血琼脂上,培养物形成2~3mm光滑乳白菌落及α溶血(图2),革兰氏染色表明其为革兰氏阳性球菌。通过实验室鉴定该菌为副乳房链球菌,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及万古霉素敏感,抗磺胺甲基异恶唑及克林霉素。

图2为在羊血琼脂上,培养物显示α溶血

修改上述治疗策略,局部用药增加5%万古霉素,4d后,角膜浸润减少(图3)。

图3为修改治疗策略后,角膜浸润减少

儿科感染性眼内炎具有毁灭性,主要由开放性眼球损伤及青光眼手术引起,前者发生率为2%~54.2%。与其他外因性眼内炎相比,创伤后眼内炎常伴有多种微生物感染。

细菌引起的外因性感染性眼内炎占44%~75%,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较普遍,且大多对万古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属,尤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链球菌属(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β-溶血性链球菌居多)及芽孢杆菌属,儿科中链球菌最常见,而成人中多为表皮葡萄球菌。与葡萄球菌相比,链球菌引起的眼内炎患者视力更差。

副乳房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不能运动,无孢,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兼性厌氧,生存温度30~37℃。副乳房链球菌及乳房链球菌均为α溶血或非溶血,唯一区别二者的表型测试即β-D-葡萄糖醛酸酶活性测试。

本文首次报道人类感染副乳房链球菌引起外伤后眼内炎,并针对该菌特点、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做出详细阐述,值得借鉴。

来源:丁香园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lcjc/7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