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国庆、寒假、暑假……每个节日的时候,医院最忙的时候:心梗、脑梗、溺水、烧伤、骨折……人满为患,一号难求,一床难有,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谁都想安安心心的过个舒心的假期,可是这节日病非得跟着凑热闹!
所以,『长寿健康之家』今天整理出了一份《常见危重急病防治手册》,大家自己看看,也发给朋友们互相提醒提醒,让意外尽量减少,也能在危机时刻找到对应的急救方法~
《常见危重急病防治手册》
春节
吃得太多,常熬夜
防
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食道异物、脑梗、心梗
每逢春节,难得的团聚机会都用在了吃吃喝喝上,节后各种肠胃疾病也格外高发。
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朋友在过年这段时间得加倍小心。一来春节期间,天气寒冷,这本身就是一个诱发心梗、脑梗、冠心病发作的重要因素。如果春节这段时间再吃得多、喝得多、起居不规律、情绪激动、甚至忘记按时服药,那这种危险就成倍增加了。
医院消化内科黄旭介绍,
“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就是急性胃肠炎、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尤其是脂源性胰腺炎。刚刚过完年我就接收了7个胰腺炎的病人。”
“另外,过年一般吃得比较丰盛,很多老人把吃不下的隔夜菜留着继续吃,也会出现肠胃问题。”
另外,食道卡着鸡骨头、鱼刺、枣核的病人,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尤其多,小孩、大人都不少。
治
脑梗三步识别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
2查——2只手臂,单侧无力,不能抬;
0(聆)听——说话口齿不清,不明白。
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种症状突然发生,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以最快的速度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
心梗赶紧服药本身有冠心病的朋友,一定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发生心绞痛时,立即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每片含量0.5毫克。
建议把硝酸甘油片轻轻嚼碎后再舌下含服,起效会更快,若病人口干可滴少量开水到口内。
如有条件要同时吸氧,含服五分钟后若不见效或疗效不明显,可再含服1片,最多可连续含服3次(共3片),每次隔5分钟。
一般含服1~3分钟症状就能有所缓解。
食道卡异物别乱用偏方卡鱼刺是最常见的情况了,但如果出现这个情况千万别吞饭团、喝醋、吃馒头,因为不但没用还容易让鱼刺卡得更深,正确的做法是:
感觉鱼刺卡得不深,可以试着咳嗽咳嗽,如果咳不出来,用手电筒照一照,用能看到的话就用镊子夹出来。
而如果刺入位置太深、或者刺太小、恶心呕吐的感觉特别明显,医院,通过后镜等仪器将刺取出。
急性肠胃炎、胰腺炎急性肠胃炎需要适当的禁食、输液,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很快就会康复,以后注意避免多饮多食即可;
急性胰腺炎就比较凶险了,病死率约10%,几乎所有死亡病例均为首次发作。如果发现有剧烈的腹痛、呕吐、恶心、黄疸等症状,立即就医才是最保险的急救方法。
清明节
祭祖扫墓又踏青
防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骨折、脚踝外侧韧带损伤
清明节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也是一道不小的坎。
清明之时,扫墓祭祖,忧伤思虑,情感起伏,很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本身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病,如果情绪过度波动,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绞痛,甚至急性心梗、中风等疾病的发作。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谢连娣建议,
有此类慢性疾病或是平时容易激动的患者,最好不要前往陵墓祭奠。
清明在也是踏青时节,从往年数据来看,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各类生活伤占主体,尤其是外出活动导致的各种摔伤、骨折、出血等病例明显增多。中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桑志成说,
户外活动如登山攀爬等增加,骨折、扭伤等意外出现的几率增高。
治
脚踝扭伤脚踝的外侧韧带损伤最为常见。如果在进行登山等活动时不慎受伤,一定要避免继续负重前行,也不要让同伴对伤痛部位进行按揉。因为按揉不当,不仅难使血肿消退,反而会人为增加出血量。
可用绷带或毛巾对患足进行包扎固定、限制行走,医院。如果症状较轻,可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平时就应加强运动和力量训练,回到家后最好用温水泡脚,缓解一下疲劳。
心脑血管病防止的方法和上面的一样,第一个急救的药一定要随身带着,第二个就是即时识别是否的心梗或者脑梗,如果怀疑是,尽量让患者原地休息,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的医护人员寻求帮助。
端午节
天气转暖,病毒苏醒
防
流感、咳嗽、腹泻、消化不良
端午正值仲夏时节,也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医院呼吸内科赖昕副主任医师介绍,
每年端午节过后,因为“湿”病前来就诊的患者不少。中医把这种春夏间流行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称为“春瘟”,特点是起病迅速,传播快。
春季宜少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室内常开窗通风透气,感冒后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端午节当然少不了粽子。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健林说,
不宜把粽子作为主食吃,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不宜多吃,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肠梗阻等严重疾病。
吃粽子时可喝些山楂水,健脾开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大米粽或五谷粽。而且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为避免消化不良,可搭配蔬菜水果。
治
病毒性的感冒和腹泻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和病毒性腹泻很快就会好,如果不是特别影响工作和生活,也无需特别用药。病毒性感冒可以喝些洋葱汤、鸡汤来帮助恢复。病毒性的腹泻更不要禁水禁食。喝些葡萄糖水、生理盐水可以促进好转
消化不良家里可以常备些促进消化的中成药。也可以常备些山楂、陈皮等等,觉得有消化不良了,就拿来煮些水喝。
另外,如果经常性的出现消化不良,还需要排出是否存在生理性的病变,如果没有,以后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少食多餐。
寒暑假
用眼过度、游玩出行
防
气管异物、溺水、烫伤、烧伤、坠落伤、视力伤害
在寒暑假出现最多的就是意外伤害,包括气管异物、溺水、烫伤等情况层出不穷。这些情况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上。
医院儿外科周维主任医师介绍,比如,
厨房正在烧水、做菜,孩子不小心碰到高温厨具被烫伤、烧伤;
看见大人用电源插座、煤气灶,孩子趁没人注意时自己摆弄;
有的孩子将发夹、硬币、坚果等塞进鼻子里弄不出来,或吞下去被噎着;
还有孩子一人待在家中,翻越阳台、窗户坠落。
稍微大一些的中小学生,寒暑假期注意防止近视。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秦选光主任介绍说,
孩子假期打游戏、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明显增多,家长上班,孩子自控力又差,造成了近视眼、散光等屈光不正的视力问题。还有的孩子一到假期就睡懒觉,一睁眼就到了大中午,其实每天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够了,睡得太多也会降低免疫力。
还有夏天有的家长会把吃顿烧烤、油炸食品作为犒劳孩子假期的食物,其实这些都不建议给孩子食用。这些高热量、含糖盐高的食物会造成孩子身体肥胖,不卫生的食材还会造成急性胃肠炎等疾病。
治
烧伤、烫伤民间流传的处理烫伤的方法多如牛毛,常见的比如涂牙膏、酱油、大酱、菜油、风油精等,但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正确做法俗称“一冲二脱三泡四盖五送”:
首先是“冲”,用流动水冲洗;
其次是“脱”,在水中小心剪开脱去衣服,否则,衣服上的热度得不到散发而继续作用于创面,会使创面加深;
接着是“泡”:在冷水中持续浸泡至少30分钟;
然后“盖”:用干净毛巾等覆盖烫处;
最后“送”:医院。
外物划伤磕伤等外物磕伤划伤,首先要确认是什么东西划伤的,如果是如生锈铁丝等容易引起破伤风的东西,一定要尽快注射破伤风疫苗。
如果不是有这种风险的物体造成的伤害,在消毒后一定不要撒粉末状的药物在伤口表面,这样容易产生疤痕。
猫狗咬伤、抓伤没什么说的,第一时间要打狂犬疫苗,千万不能拖。就算是目前的医疗水平,狂犬病发作后,死亡率也是%。
视力伤害小朋友在学校的时候有按时规定的眼保健操,但一放假就不做了,这也不好。最好能在家也按时做。再有就是,避免过度用眼才是最好的方法。
国庆节
聚餐会友,喝酒吃肉
防
心脑血管病、急性肠胃炎、酒精过量等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梅雪医生介绍说,
“国庆期间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来的都是病比较重的患者。这背后的原因是人们在长假期间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尤其是老年人。生活节奏乱了,病就跟着来了。”
国庆期间,少不了走亲访友大家聚聚。对于那些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心情激动、吃饭不规律、休息不规律,吃药也是想起来就吃,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这些需要长期规律服药的患者很容易在这个时候突发急性并发症,比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脑卒中等。
聚会少不了喝几杯,醉酒对于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平时不怎么喝酒,一到假期就醉酒,扰乱了身体的平衡。
酒精会造成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胃黏膜出血,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呕吐很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等醉酒的并发症。而且酒后神志不清时也极易造成摔伤、骨折等外伤,这在假期也不少见。
治
酒精中毒首先要催吐,尽量把胃中的酒吐出来,可以避免进一步的中毒和伤害。
而如果是深度的酒精中毒,医院看看的好。
大家一定把这份《常见危重急病防治手册》收好,也千万避免那些能引起意外的事情,更不要让好好的节日变成了“劫日”~
赶紧发给更多的朋友,手里有一份急救手册,全家人都能安心过节啦~
推荐精彩内容
每天做这件事,一分钱不花,不是药却胜过任何药!适合13亿人~点此查看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阿司匹林,急救时该用哪种?赶紧看,别用错了!点此查看
常年吃药、熬夜最伤肝,白开水里加点它,护肝一整天,一周就见效~点此查看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jkcszj-)”编校发布,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健康时报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健康秘籍↓↓
轻轻一点,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