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经历过睡着睡着身体猛的一抖,就把自己抖醒了,有时候还会伴随着踩空坠落感。有的朋友可能在网上专门查过,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今天咱就把这事说清楚。
人们的睡眠不是可不是表面上的“沾枕头就着”,通常会经历好几个阶段。
先从浅层睡眠逐渐进入深层睡眠,接着在45分钟到1小时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中,会发生睡眠抽动。
这个时候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高级中枢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不足。如有部分神经仍比较活跃,发出一些微弱的运动指令就会引起肌肉急速地不自主抽动,产生像触电一般的动作。这种反应在医学上被称为临睡肌跃症,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这种肌跃现象出现在刚要入睡时,通常它会伴随跌倒或踏空的感觉(亦可能伴随其它的幻觉),而导致突然的惊醒与肢体及躯干肌肉的单次跳跃。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比较劳累及精神压力大的时候,约有『7』成的正常人均有过这种经验。对正常人来说,睡觉时偶尔抽动是一种生理性的现象,类似的还有打嗝、用力过度或紧张时出现的肌肉抖动等。但频繁出现入睡抽动,就是一种病症了。
在医学上来讲,导致频繁入睡抽动的原因通常有四个:
1过于劳累这可能是大多数年轻人出现临睡肌跃症的原因,工作生活压力大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因此要保持好的心态,适当放松心情。
2缺钙有可能是血钙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而痉挛抽搐。点击蓝字了解更多:缺钙会导致什么样的疾病呢可以吃这样的食物来补钙
3肝肾亏虚如不是很剧烈,但频次较多,在中医上有可能是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4症状性肌抽跃如果伴有头痛、头晕等状况,需要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判断此种肌抽跃是不是由于脑部有病变而表现出来的症状。病因如:脑细胞的代谢性或储存性疾病、脑的退化性疾病、脑缺氧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基底核病变、脑炎等。
这也就是说,睡觉时出现的身体突然抖一下,或许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可能健康出了问题,建议去看看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