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显示,儿童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壁的伸展性很大,巩膜质地坚硬并具有弹性。但当缺钙时,巩膜的强度就会相对降低,并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压力作用下,造成眼球壁逐渐延伸,使眼球壁由球形变成椭圆形,角膜与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就此而拉长了,使图像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从而导致近视发生。
近视眼对于我们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为近视我们往往看不清好多东西,也导致了我们正常的一些生活。那么生活中咱们又有哪些预防方法呢?近视眼一旦发生,再去矫正就很困难了,但如果不矫正就会给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发生近视眼,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现在我们就详细的来看看这些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具体都应该怎么实施吧!
防控近视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对于孩子们的近视防控还是要做到“户外分钟”的原则,最好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应该更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增加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增加户外孩子们和阳光接触的时间,对孩子预防近视非常重要。
营造良好的环境适当的照明、良好的纸质、清晰的印刷、大小适当的字体、合适的桌椅高度有利于保护眼睛。
减少精细的近距离阅读,用眼距离保持三十五公分左右,每阅读四十分钟至一小时要休息五至十分钟。休息时不妨出去走走,看看远方,帮助肌肉放松。近距离用眼时的光线要适中。近距离用眼时光线过强或太弱均是造成近视眼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夜晚或光线暗的环境下,照明最好采用40~60W的白炽灯,放在书桌的左上角。这是因为白炽灯的光线比较柔和,显色性能良好,眼球容易适应,防止了光线过强或过暗所带来的用眼疲劳。
如何为孩子选择视频学习工具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魏文斌: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视频工具时,要坚持“宁大勿小”的原则,选择顺序依次为投影、电视、电脑、平板电脑、手机。使用电子产品遵循的还是要强调‘20-20-20’口诀,看屏幕20分钟以后,要抬头远眺20英尺,也就是6米外20秒以上。屏幕的大小、显示屏的刷新率和使用距离不当也容易造成视疲劳,进而引起近视或者干眼症等眼部疾患,而显示器分辨率的高低一般不会引起视疲劳。
对于屏幕的参数设置,建议高度在眼球和视频中心保持水平或者略低的位置。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阴级射线显像管CRT显示屏的刷新率一般是75-85赫兹,如果是液晶显示屏,没有必要调整刷新率。此外环境光线要适宜,晚上使用电子产品时,需要开灯并且将屏幕的亮度调暗到30%,可以设置绿色背景的屏保壁纸,以缓解眼的疲劳。
“挤眉弄眼”眼保健操是否有效?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魏文斌:疫情期间出现一些“挤眉弄眼”“歪头斜脑”,以及各种转动眼球为主的眼球运动操,这种运动其实是眼外肌的运动,对有一部分需要训练双眼视功能、斜弱视的小朋友有一定帮助,但是不能很好地缓解眼内肌肉的疲劳,因此不能减缓近视发展和视疲劳。
眼球就像一架照相机,要拍清楚照片,需要聚焦在底片上。对焦的过程就叫调节,是依赖眼内肌肉的运动完成的。看近就像弹簧收缩,也就是调节紧张,看远就是弹簧舒张,也就是调节放松,过度的调节就可能导致近视。增加户外活动,增加看远的时间,就可以有效地放松调节。防控近视还是应该强调“20-20-20”口诀,也就是说看近20分钟,注视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这样才能使眼内肌肉得到放松,从而缓解视疲劳。
专家提醒:孩子眼睛有以下症状要及时就医当孩子眼睛不舒服时,家长们时常感到手足无措,是用眼过度还是眼睛出了问题?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与低视力科主任医师杨晓教授:判断是否立即就诊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短期明显视力下降;短期明显眼痛;眼外伤。具体的症状表现为:伴有视力明显下降的眼红;突发明显眼痛、眼红、头痛;突然发生的或短期加重的明显视力下降;突发的看东西有持续的遮挡感;眼部外伤(轻微的眼皮擦伤,无视力下降的碰伤等可先在家观察);异物进眼等,如果有以上症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就诊。
如果只是眼疲劳,如出现眼部干涩或眼痒症状,不一定要马上用眼药水,可用以下方式改善眼疲劳,如注意不要揉眼,眼干可适当热敷,如平时有眼部过敏史,出现眼痒可适当使用冷敷,如合并其他眼部不适,如分泌物增多等,仍需及时就诊。
消防安全,警钟长鸣
快乐早操,展示快乐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