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哈工大小卫星
厉害啦!这次竟然是奔月!!
5月21日5时2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哈工大研制的“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月球轨道编队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同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一起,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和“龙江一号”“龙江二号”直接送入近地点高度公里,远地点高度40万公里的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在轨运行状态正常。后续,“龙江一号”“龙江二号”将各自单独完成地月转移、近月制动阶段的飞行。届时,哈工大将成为世界上首个把微小型探测器发往月球轨道的高校。
值得一提的是,“龙江二号”搭载了由沙特阿拉伯王国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研制的微型光学相机。哈工大以实际行动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实施。
据悉,进入环月大椭圆轨道后,在地面测控支持下,“龙江一号”“龙江二号”两颗微卫星将经过远距离接近、近距离逼近后,完成编队的初始化工作,形成相对距离在1~10km范围内可变的环月轨道编队,这将是世界上首次月球轨道环绕编队飞行。
“龙江一号”“龙江二号”均装载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低频射电频谱仪,探测频段覆盖从1MHz~30MHz的电磁频谱,当它们飞到月球背面时,将利用月球完全遮蔽地球电磁干扰的天然方式,开展超长波射电天文观测等实验,这会极大丰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辣评:
高校或者民营公司的航天器开展民用深空任务,除了搭载费用,全寿命任务需不需要付费呢?毕竟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近地轨道搭载,脱离火箭就可以不管了,让业主自行负责。即便是地月空间,几万到上百万公里的远程控制,应急处置和长期管理,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显然没有一个商业航天公司或者商业测控网能够承担,除了国家。那么,为此耗费的军事资源,该怎么算账呢?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