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会暨第十二届

患白癜风可以要孩子吗 https://m-mip.39.net/nk/mipso_7707187.html

新闻资讯

第十九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圆满落幕

年10月16-18日,第十九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CCCRS)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三天,大会邀请近百位角膜和屈光手术专家、教授,对角膜眼表疾病、屈光手术临床诊疗的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教育等内容展开广泛研讨,同时开设青年医师论坛,为青年眼科医师提供了畅所欲言的交流空间。会场气氛热烈,场场爆满,带来一场与秋色同样精彩的学术盛礼!在16日的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南京医学会林庆龙秘书长、《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黄翊彬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史伟云教授分别致辞。姚克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古都南京历史悠久、气候宜人。CCCRS在南京召开,值得令人欣喜。当下中国眼科多领域取得相当卓越的成果,这有赖于诸多院士及眼科界同行在眼科临床、教学、科研的方向的艰辛付出。近年来,眼科的临床研究的项目比比皆然,其相关论文在核心眼科界处于领先水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中国角膜病发展已达70年时光。角膜病发展的70年,也是新中国成长的70年。展望未来,相信在眼科教授与专家的带领下、在全体委员及眼科同行们的努力下,无论在临床、教学、科研、亦或学术交流上,角膜病领域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黄翊彬主任在致辞中提到:后疫情时代,大家相聚于此。线下会议的召开格外凸显人气旺盛的现状,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角膜病发展已70年之久,虽然眼科屈光手术发展仅有30年,但其过程之艰辛我们有目共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手术水平越来越高、并发症越来越少。在中华眼科杂志创办70周年之际,有幸邀请到13位学组组长撰写15个专业的学术发展回顾性文章。文章围绕角膜病专业70年取得的瞩目成绩展开记录,字里行间均徜徉着瞻望眼科未来的诊疗、技术、产品等领域不断发展壮大的怀想。角膜病学组屈光专业与中华眼科杂志相伴同行、相得益彰。带着这份浓厚的情谊,祝愿杂志的发展蒸蒸日上,角膜病学组专业与屈光专业将会迎来更灿烂的下一个70年!史伟云教授作为学组组长致辞: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大家的正常生活,本次会议如愿召开,实属不易。会议日程紧凑,亮点却不少。除了传统的眼科技术与技能分享、屈光手术培训之外,还增加了青年医师发言的环节。通过互动,可大大激发青年医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中国角膜病发展将近70年,成就斐然、声名远扬。疫情后的新时代,秉承互相尊重、学术共享、团结友爱、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眼科学术国内国际创新交流、临床科研服务,提高角膜病方向的核心竞争力,仍然需要全体委员、医生、同道的共同努力。本次大会从角膜病专业切入,从预防、诊疗、手术、教育等方向展开了为期两天半的专题讨论,近百位专家、教授进行主体演讲和授课,为数百位来自全国的眼科同道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本次大会系统的回顾了中国角膜病发展70年,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历任组长前辈的带领下,我国角膜病事业取得的成就与进步;组织眼外伤-角膜联合论坛,邀请眼外伤学组颜华教授、马志中教授、胡运韬教授等数位专家与角膜病学组专家组成联合点评团,联合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强化了眼外伤学组与角膜病学组的联系,是让学组间交流常态化的重要桥梁,面对专业日益细化,学组间的深入交流可以培养角膜病及其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人才;本次大会继续举行青年医师演讲大赛,20位眼科青年才俊,经过精彩的演讲,评选出优胜者,“老、中、青”三代眼科医师高手如云、热烈交流,充分体现出角膜病领域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在全国性大会上给予年轻人充分展示的平台。通过这届盛会,进一步增进了各专业方向眼科专家对角膜病专业的重视度,引进了临床研究的新技术,促进了眼科与新经济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创业人才的交流合作。

中国角膜病诊疗技术发展70年回顾

史伟云高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yczz/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