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青我的白衣岁月写在护士节的回忆

我医院退休的,回忆这七十七年的人生,往事历历在目,峥嵘岁月犹如电影在脑海一幕幕滑过。这大半辈子,我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可以说自己竭尽全力钻研医疗技术一辈子,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修武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奋斗了几十年。

激情燃烧的青年

图为年摘除巨骨细胞瘤手术后合影,右起第五为作者年春,我出生于河南省修武县常庄村,那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年代。我的童年饱受饥饿困苦,逃荒要饭、背井离乡,直到年解放后,全家才返回老家,分了田地。年我到本村小学学习,年考到焦作医专护理专业学习,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放弃了留校机会,响应祖国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选择了最艰苦、贫困的商医院外科工作,于次年十月份,随着商丘地区社教工作队到项城县搞四清工作十个月,年7月份,医院工作。我清楚记得,当时是闫志贞老院长接待的我,说:欢迎你,医院的职工。当时,医院,六十五张病床,不分科,内、外、妇、儿、传染科都在一块,护理人员共十几名,陈家秀同志为护士长,供应室是刘振兰和张跃礼,产房是王秀珍,一兼三职,接产、公物保管(被褥、痰盂之类)、代煎病房住院病人的中药,剩下的八九名护理人员,就是住院部的护士。那时病人很多,除住满以外,走廊里加床很多,一上班都是小跑步,活都干不完。病人的饭前饭后药都由药房包好,放到发药盘里,每餐两大盘,由护理人员发到病人手里,看着吃下,否则是不行的。三查七对制度,执行的很认真,责任很明确,凡是病人死亡,都要开死亡讨论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那时的福利待遇是很差的,中专毕业34.5元,从毕业一直领了十五年,其他几位护理人员还没我的多,因为我是正规院校毕业的。全体护理人员都没有夜班补助费,医护人员都没有传染病补助,那时的传染病:甲肝、肺结核病咳血的都很多,因条件所限,无法隔离。护理人员中有好几个都得了肝炎,如林燕,秦天申,都龙菊,张兆义,秦家胡还有我,可我们都没有怨言。上夜班带孩子来就在洗衣房或空闲的那个房间,自带被褥,将孩子和看孩子的老人放到那里就可以了。医院还规定,所有上班人员都不能回家吃饭,更不能回家喂奶,医院的那一批人员,每家都有一位可尊敬的老人为我们默默地奉献了一生。我的婆婆为我的工作奉献了一生,我的三个孩子都是由我的婆婆送来喂奶,上班是送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大女儿小时,冬天下着大雪,铺天盖地白茫茫一大片,刮着大风,我婆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饭罐,正顶着风走着,突然她缠着的小脚上的绑腿带开了,走不成了,她只好把孩子和饭罐放到雪地里,把腿绑好,再抱起孩子,提起饭,往医院里走去。有一次我值夜班,把婆婆和孩子放到西边洗衣房的屋内,到了喂奶时,一看孩子全身被咬的满是大疙瘩,心里真不是滋味!所有的护理人员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我们谁都不叫苦,谁也没说累,都是抢着脏的重的干,有时接班的同志病了,我们自动连轴转。年的冬天,“大四清”运动的清组织、清理阶级队伍开始了,由于我是刚调来,又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出身也好(那时很讲出身),有一天工作组的冯科长找我谈话,说让我和秦天申二人干护士组长工作(那时没有护士长),不让陈家秀干护士长了,我也不知为什么。就这样,我们二个就开始排班,以身作则,三班倒,干开了。那时,由于是运动时期,抓的更紧,经常加班加点,孩子又小,有时晚上十二点多下班,早上五点三十分前还要提前接班,可谁也没有迟到过。特别是年工宣队和农宣队进驻医院以后,把我们医务人员按臭老九对待,该批的批、该整的整,早上集中起来上早操,往雪地里爬,谁也不敢吭,把病房的工友撤了,让护理人员担起工友的工作,打扫卫生,报饭,开饭。不管多累,谁也不掉队。文革期间,全国很乱,但是医院的职工98%的人都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脱离工作,才使我们的病人诊治没受影响。从文革开始,我国的高考制度停止了,因此,医务人员也如其它系统一样,人才缺乏,青黄不接。年,实行从工农兵中选拔人才推荐上大学,我于年符合了三个条件(即三十岁以下,八年工龄,中专毕业),被推荐到豫北医专五官科脱产学习。到学校以后,由于原来学习护理,基础较差,自己如饥似渴,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五官科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年,我依靠收音机自学英语,81年通过新乡地区考核和理论考试晋为眼科医师。86年通过省卫生医务人员外语考试和专业理论考试晋为眼科主治医师,94年又通过省卫生厅考核、考试晋为眼科副主任医师职称。

奋进有为的中年

80年代医院老门诊楼前合影年,我从豫北医专毕业,回到本院在五官科临床工作,当时有张卫国医生在五官科工作。没有病房,在外科病房有4张病床,如有病人可以住到那里,由外科护理人员护理。那时病人不多,有时有个青光眼或白内障摘除要做,可以住到外科病房。我回来后又开启了扁桃体解剖剥离摘除术和抗青光眼灼瘘术,鼻息肉摘除术和一般外眼手术。后来张卫国又抽下乡,有时的手术让手术室或其它科人员当助手,做的手术不多,但是解决了急性青光眼等病症的处置问题,我们还可以做抗青光眼灼瘘手术以及鼻出血、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五官科急诊的处理。年,在毛彦普院长的支持与领导下,又送医院进修学习了一年,使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回来后成立了五官科病房,有十六张病床,又增加了侯清和赵辉二位医生。年又分来了牛文剑和杨俊山医生,后来我们就分开了科,眼科有赵辉、侯清和我,耳鼻喉科有牛文剑,杨俊山干口腔科。我为科主任,又要来了三名护士,成立了名副其实的五官科,填充了我院没有五官科的空白。两年后,科室又增加了臧迎新和李艳秋医生,丁岩到耳鼻喉科,我科的队伍壮大了,床位的使用率有时达到%,手术也很多,每周除了周二、周四为择期手术,加台的也很多。我们科室是非常团结的,互相协作,解除了大量疑难病症。如口腔科杨俊山医生聪明、钻研,技术很好,和眼科几个医生合作为一例复发泪腺混合瘤患者开颅作了眼眶眶椎切除手术,延长了病人二十多年的生命,并投稿于《中华眼外伤》杂志刊登,得到了国家著名教授张效房的认可。又为两例三叉神经疼顽症,开颅无水酒精注射三叉神经根,根治了疼痛。同年,又为李固村一名额窦漏管几十年不愈的病人,做了开颅摘除漏管手术。还为几例上颌窦癌作了清扫加根治手术。作者使用裂隙灯为患者检查诊断当时眼科力量是强大的,我和臧迎新、李艳秋、赵辉对原发性白内障,继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分别作囊内和线状摘除术,对急性青光眼、原发和继发性青光眼可分别作抗青光眼、灼瘘、小梁切除术,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作眼球摘除术十余例。我们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创造条件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外眼异物球内异物和眶内异物取出术,我们没有电磁铁,我就把废磁铁消毒后,成功取出了球内和眶内异物几十例,还开展了斜视矫正术,各种屈光不正的矫正、散瞳验光、为学龄前儿童提高视力提供了条件。我们急病人所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有一位纸厂的工人双眼被火碱灼伤,我们科室的医生,昼夜守护用液体不停地冲洗双眼,又作前房穿刺,结膜下打自血等各种办法,最后保住了眼球,而且还有0.4的视力。年,在院长的支持下,我科又购进一台裂隙灯,对眼病的诊治上创造了有利条件,医院孙丙基教授的帮助下,医院的一套显微眼科器械便宜处理给我院,又在孙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角膜板层移植术并获得成功。我自己还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用4节电池连在一块,前边用铜丝连一个长针炙针、电凝出血点,抢救了好几个高血压鼻出血很重的病人。又用后鼻孔栓塞加前鼻孔填塞治疗难止血的鼻出血几十例。用50%葡萄糖加2%奴夫卡因封闭下鼻甲治疗了几百例肥厚性鼻炎,又收治了数例病毒性反复发作的角膜溃疡,用碘酒烧涂溃疡加抗病毒和服中药而治愈,自己又总结经验,用十几味中药治疗慢性咽炎和慢性鼻窦炎,取得了满意效果。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那时还没有在托品卡胺散瞳,自己就想法用新福林散瞳后,再作晶体取出,这样保持了术后的圆瞳孔,以上几点经验,投稿于焦作医学杂志,并给予刊登。年,我们科送臧医院眼科进修一年半,回来后又购置了一台治疗网膜电凝机,医院张明申主任的直接指导下治疗了一个网脱病人。年送牛文剑医生到河南医学院进修学习一年,重点是取气管异物。牛医生回来后,取出气管异物十数例,挽救了多个患儿的生命,开展了上颌窦根治术,诊治了大量的耳鼻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为此我们经常加班加点。那时候医患关系很好,医生不收红包,患者和医生互相信任,我也经常为家里穷困的病人垫付药费看病,现在还有老病号经常来看我、聊天。反观现在的医患关系,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还好,武汉的抗疫,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互信和尊重,我仿佛回到了过去,又看到了希望。平时,我没有休息过节假日。除了手术和看住院病人,每天查完房后,就坐门诊,经常学习新的知识,订阅杂志,认真钻研,解决疑难杂症,对眼底病认真研究,特别是眼底出血,自己用中药结合西药(活血化瘀)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投稿于河南中药杂志几篇,已刊登。对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用血液量子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毛院长的帮助下,和毛院长合著一书《血液量子治疗在眼底病中的应用》。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订阅杂志接受新知识,于年在门诊发现一角膜放射状切开治疗近视的患者增生了小泡,为了使广大同仁接受教训,写了一篇论文在眼科杂志上刊登并被颁发了证书。

全力服务的二线

年,我被抽到院部作为院长助理,兼管院部人事、财务和药剂叁项工作,科室工作由臧迎新负责,我还经常查房和参加手术,有时坐门诊。财务上帐目公开,资金比较紧张,一切开资毛院长让我审批,每花一笔钱我都非常慎重,大的开销都通过毛院长批准,不乱花一分钱。当时,门诊楼盖好后,还有十几万元外债,再加上病房放疗楼还欠十一万余元债,经济上是很紧张的,那时院委会的成员们没有用公款吃过一次饭。在人事上,按职代会文件进入,没有收受过一个人的贿赂。在药剂方面,由于原来药品采购由个别人承包时外欠药品货款较多(十几万元),厂家不再供给我们药品,临床用药周转不开,我和刘战和找到中西药品经销商小田和小康(焦作),想办法解决供应问题,以前的帐我们先欠着,医院有经济能力后,逐渐偿还,先解决当前用药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和刘战和在收费室和会计处收了共三万元钱,到焦作进药,进过药后,进药商直接给我说,给我回扣多少钱,被我当场拒绝,我说,回扣的钱直接冲在医院的帐上好了,我们自己不要这些钱。我从不多占国家一分钱的光。由于种种原因,毛彦普院长辞职不干院长时,财务上基本没有外欠。据说,外欠二十八九万元,可还有个新的大锅炉没有用,也是二十八九万元,所以说正好持平。之后,历年的财务审计也都对我们当时的工作打出了满分票。年,薛群成院长上任后,让我干工会主席,直到年换届,我干了二届工会主席,在这几年里,有臧迎新、李艳秋、赵辉,在眼科工作,我还经常坐门诊,有时参加手术,查房,没有脱离临床,因为病人在我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离开病人我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思,每天只要能看到病人,我感到很充实。在干工会主席的几年里,在院长的领导下,处处站在维护职工利益的立场上,充分履行职责。如院内职工徐进才和陈大刚因病科室不给开工资,经过我和薛群成院长协商,给予每人每月几百元的生活费。每到年终,看到哪些职工生活困难,便特地写申请在工会会费内给以适当的经济救济;和院委会的成员,在院长的带领下到离退休的职工家里看望他们,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在院长的领导下,处处站在职工的立场上召开一年一次的职代会,请广大职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又通过讨论制定一定的政策,医院的进步。集中又民主使全院职工生活在既严肃又活泼的大家庭中。节假日经常组织文艺晚会,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使各个科室里能歌善舞的同志们欢聚一堂,各显自己的本领,演出一个个乐观、健康、引人入胜的文艺节目。年春天,我院工会换届选举,我结束了工会主席的工作,又在五官科工作到12月回家养老。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后历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县“三八红旗手”,几次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模范医务工作者,多次当选为修武县和焦作市党代表。这些年来,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和科室、全院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团结互助是分不开的,现在大家都有了新的成绩、新的岗位,我也已经退休在家,由于上家里找看病的群众太多,闲来无事我办了一个眼镜店,看病是不收费的,给大家搞搞义诊,配个眼镜,乐在其中。直到年,医院医院搞免费晶体置换手术,需要有资质证的副主任医师坐诊,医院替院方诊断、收治一些眼科疾病患者,做好前期诊断治疗,安排手术,但还是半天工作制,下午还回我的小眼镜店去和老朋友聊天。时间过去很多年了,医院的老职工也都上了年纪,大家都一直怀念那奋进、友爱、团结、辛勤工作的日子。我没有因为工作得到太多的经济收入和奖励,但患者康复后的欢乐是我这辈子收到最多、最称心的奖品!

百家岩稿酬与奖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zlff/202011/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