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刚过40岁,是一名网络客服,平时使用手机、电脑较多,也经常加班到深夜。
作为“打工人”,不能按点吃饭是常事,所以她常常吃饭叫外卖,渴了喝奶茶。最近,她突然感觉头晕、视力模糊,开始还以为看电脑时间长了或者没有休息好,放松一下就没事。
可是有一天早上起来,她看不清眼前的景物,几乎“瞎”了。这可把她吓坏了,到医院一测血糖,医生说她属于糖尿病眼病,已经需要手术干预了!
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眼病?
什么样的人容易“中招”?
中老年人又该如何预防各类常见视力问题?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郭斌做客江苏城市频道《约见名医》节目,和您分享护眼妙招。
1.中老年人有哪些常见眼科问题?
最新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已经达到49%左右。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2.9%,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中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广泛性决定了一部分老年人会发生一些眼底病——视网膜血管性疾病。高血压会造成视网膜动脉和静脉的阻塞,糖尿病会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甚至丧失,余年都会在黑暗中度过。
此外有一些高度近视和老年性黄斑变性也是老年眼底病的重要种类。
2.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哪些眼科疾病?
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是常见的,可以达到十多种,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
长期控制不当的糖尿病,随着病程延长,患者几乎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01
02
03
向左滑动分别为糖尿病患者小A去年、今年术前与术后眼底照片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该如何治疗呢?多久做一次眼科检查?
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治疗方法:积极控制血糖,必要时眼内注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或进行手术等。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建议间隔1个月查一次;如果血糖控制很好,3~6个月查一次;普通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4.有些人眼底不仅有血丝,还有比较大的出血点,这是眼底出血吗?会带来严重后果吗?
首先要更正一种错误概念,眼底是眼球内部组织结构,眼球就像一个暗箱,没有辅助工具的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自己眼底的。
我们能看到的出血是结膜出血,是一种眼表出血,一般不影响视力,这种情况多由干眼症、熬夜、剧烈咳嗽等造成,一般1~2周会自愈。
而眼底出血,是指发生在眼底视网膜组织的出血,对视力影响较大。常见的有视网膜静脉阻塞,还有糖尿病造成的视网膜病变。
5.什么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黄斑变性,由于年龄的增加,局部组织和细胞的衰老,干性黄斑变性是由于黄斑区色素细胞萎缩丢失,进一步黄斑区视锥细胞丢失,这一过程中视力缓慢下降;
湿性黄斑变性是由于黄斑区视网膜下脉络膜产生了新生血管,这种血管渗漏出血会造成黄斑区结构的严重破坏,引起视力突然下降。
6.如何预防黄斑病变?
主要以预防为主,很多颜色鲜艳的食物富含叶黄素等成分,可以适度补充黄斑区营养成分。比如玉米、苋菜等等蔬菜或水果。同时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7.高度近视的老年人容易发生哪些并发症?高龄老人如何保护眼睛?
如果有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劈裂、黄斑裂孔等并发症。
高龄老人更需要注意及时到眼科复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如果有严重的高度近视并发症,必要时需要手术干预。建议做好预防,避免致盲。
对于老年性眼底病变,郭斌主任建议:
??????
a.预防为主,把身体状态调整好;
b.控制好血压血糖;
c.户外活动戴上太阳眼镜;
d.每年复查一次眼底,发现问题尽早处理,避免发生致盲。
专家简介
郭斌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眼科
出诊时间
周一、周三全天、周六上午
专家简介:
从事临床眼科工作20多年,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急症、重症、危症患者的诊断和处理。擅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眼外伤救治,复杂糖尿病视网膜手术,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等),可进行斜视手术、巩膜扣带手术,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青光眼手术等。发表源期刊、SCI收录科技文献40余篇,专著3部。
社会任职及荣誉:
现任江苏省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委会委员。曾任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国际眼科杂志审稿人。年因援藏工作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此外。获得嘉奖、先进工作者、十佳医生等荣誉11次。
-END-
主管部门/医院市场品牌部
内容来源于JSBC万家灯火
编辑/潘贤贤
审核/唐晓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