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疑难病例分析甲亢危象诊治与鉴

患者男性,68岁,因食纳差、发热、腹痛4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4天前不慎受凉出现流涕,随后出现食纳差,发热,体温高达40℃,无头昏、抽搐,伴腹痛,以脐周疼痛为主,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无尿频尿急,肛门有排气排便,医院,予以抗感染、退热等治疗,流涕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随后反复发热,体温在39℃-40℃之间,医院行腹部CT检查,不排除“阑尾炎”,遂转入我院。发病以来,进食差,大小便一般。

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有膝关节手术史;2年前患“甲亢”,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指标恢复正常,于8个月前停止服药;有老年痴呆病史1年。

入院体查:体温38.2℃,脉搏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76mmHg,神清,急性面容,鼻腔无浓鼻涕,双肺呼吸音粗,心率次/分,无杂音,腹部平坦,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外院资料:甲状腺功能三项TSH0.01uIU/ml,游离T.35pmol/L,游离甲状腺素80.39pmol/L。

入院诊断:1、腹痛发热待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3、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4、老年痴呆

血常规:WBC6.32X10^9/L,中性粒细胞4.87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7%。

降钙素原0.18ng/mL。

肺部CT:双肺少许纤维、增殖性病灶,其中较大者小结节灶,LU-RADS2类。

腹部CT:阑尾稍增粗,直径约8.5mm,阑尾炎待排。

第一次讨论:

1、患者发病4天,腹痛伴发热,CT显示阑尾稍增粗,不排除阑尾炎。一般情况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发病4天,可引起急性腹膜炎、发热等。我们体查发现患者脐周压痛,但右下腹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再仔细查阅腹部CT,阑尾仅稍增粗,周围渗出不明显,血常规、降钙素原基本正常。因此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引起腹痛、发热不符合。

2、患者发病前有受凉、流涕,经外院治疗后,流涕症状缓解。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体查肺部无明显干湿啰音,肺部CT未见明显肺部感染影像学征象。因此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可能性不大。

3、患者既往2年前患“甲亢”,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指标恢复正常,于8个月前停止服药,本次发病后,外院甲状腺功能三项显示TSH明显下降,T3、T4明显上升,属于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那么发热是否与甲亢复发相关?

查阅资料:

甲亢在病情没有被控制的情况下,由于一些应激的激发因素,使甲亢病情突然加重,-体温达到39℃以上,心率以上,大汗,烦躁现象,出现严重的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状态,医学上叫做甲状腺危象,或简单称作甲亢危象。

诱发甲亢危象的常见因素较多,涉及多科疾病,主要有:第一,内科因素:感染、精神创伤、疲劳过度、甲亢症状未缓解而骤停抗甲状腺药物或重症患者未经及时积极治疗者。第二,外科因素:主要是甲亢手术前未能妥善准备;其他如剖腹产、人工流产、阑尾切除术等也可诱发本病。第三,其他:甲状腺肿大明显,病情较重,行放射性碘治疗前未用抗甲状腺药物准备的患者,多发生在碘治疗后1~2周内。也曾有报告输液反应诱发甲亢危象者。

第二次讨论:

患者阑尾感染、呼吸道感染情况并不严重,血常规、PCT基本正常,因此感染不考虑感染性因素为主的因素引起,考虑内科疾病引起发热可能性大。

根据患者有甲亢药物治疗病史、停药后未监测甲状腺功能,而本次发病后甲状腺功能明显异常的情况,患者出现反复高热、心率快,考虑甲亢药物治疗后复发、并甲亢危象,而本次诱发甲亢危象的因素可能发病初期受凉、流涕的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比较大。

目前治疗上予以抗甲亢危象药物治疗,口服丙基硫氧嘧啶(首剂mg,随后mg、Q8h维持)+普莱洛尔(20mg、Tid),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予以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如右下腹有固定压痛、反跳痛,必要时复查腹部CT;在抗生素保护下使用地塞米松(2mg、iv、Q6h);物理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后

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未再反复发热,心率降至90次/分。

腹痛症状缓解,恢复正常饮食,肛门有排气排便。

患者病情稳定,告知口服抗甲亢药物后,顺利出院。

嘱其按时服药,门诊定期复查复诊。

来源:本文属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zlff/202109/8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