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春节,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期间应该对我们的眼睛应该做哪些防护呢?青医院眼科专家为您准备了小贴士: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
眼科专家建议在家尽量减少长时间看屏幕,切勿每天盯着手机、电脑、电视:刷疫情、刷微博、刷抖音、刷剧,刷到凌晨。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可有效减轻眼干涩、眼睛发痒、眼皮发沉。
可以自行在家做适量运动:例如瑜伽、健身操等。
一般外出,并不需要特殊的眼睛防护
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眼部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飞沫直接入眼。
二是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后再通过揉眼等途径感染。
这两种传播方式都需要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普通大众群体,大可不必过分惊慌,只要做到正确佩戴口罩,室内多通风、勤洗手、少去人群聚集处以上几点足以。
假期延长,切不可在家随时吃吃、睡睡
假期在家更要保障睡眠、合理膳食。早睡早起,不要打破自己的生物钟,保障睡眠时间,确保8个小时。合理饮食,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如果眼睛有以下表现,要及时来院就诊
伴有视力明显下降的眼红;
突发明显眼痛、眼红、头痛;
突然发生的或短期加重的明显视力下降;
突发的看东西有持续的遮挡感;
眼部外伤(轻微的眼皮擦伤,无视力下降的碰伤等可先在家观察);
异物进眼等。
所以,医院就诊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短期明显视力下降;短期明显眼痛;眼外伤。
疫情期间,
眼科医生提醒大家,
疫情期间这两类眼疾要特别注意。
得了“结膜炎”勿惊慌!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群中出现了结膜炎,甚至以结膜炎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因此,很多结膜炎患者出现恐慌情绪。这里眼科医生告诉大家,目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并发结膜炎的比例并不高,而且结膜炎本身是常见病,出现结膜炎的眼部表现不能完全归于病毒感染引起,不必过于惊慌。
结膜炎有哪些症状?
眼红,同时伴随分泌物增多、流泪等症状,视力没有明显改变。
得了结膜炎如何治疗?
1、常用药物为抗生素滴眼液(比如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抗病毒滴眼液(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每日四次。
2、分泌物可用棉签擦拭后丢弃,注意接触眼睛前后洗手。
肺炎患者得了结膜炎怎么办?
1、肺炎患者如出现结膜炎症状,不必再次去眼科就诊,按照以上结膜炎治疗方法局部治疗即可。
2、注意自我隔离,在发热门诊就诊期间戴好口罩,减少活动范围。
警惕“电光性眼炎”
由于此次肺炎疫情,紫外线消毒应用非常广泛。紫外线消毒后,部分病人会出现眼部剧痛,畏光流泪、皮肤潮红、结膜充血等症状,这是因为出现了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眼炎是指电焊及紫外线照射对角膜造成损伤,照射后角膜上皮脱落,常发生在照射后3-8小时。
如何预防电光性眼炎?
1、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照射范围内。
2、电焊工人需用专业防护屏或戴专业防护镜。
得了电光性眼炎如何治疗?
1、涂红霉素眼膏或左氧氟沙星眼膏。大部分患者8小时后缓解,24小时-48小时症状消退。
2、24小时不能缓解者,可到眼科就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
为避免交叉感染,
我们呼吁非急症眼疾患者,
尽量留守家中,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要勤洗手、多通风、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具备良好心理状态。
必须出门时,
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避免聚集性活动。
供稿丨桓莹、韩依池(眼科)
西海岸新区
医院官微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