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30,湖南中医附一手术室。50多岁的老陈要做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前,青年名医、湖南中医附一眼科副主任陈向东教授和老陈拉起了家常,不知不觉间就完成了手术麻醉。一旁的助手告诉小编:陈向东教授对患者特别谦和耐心,无论是谁,无论什么手术,他都竭尽全力,认真对待。
16年行医生涯,陈向东教授手术主刀多例,最多一天做了47台手术。他是白内障光明关爱工程、千人复明工程、海峡两岸光明行等活动专家库成员。他说,他一生的追求便是“惟愿世间无盲瞽,乐为人类献光明”。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青年名医陈向东教授的医患手记。
医海无涯,唯勤而已
年秋,我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医疗一系五官专业求学,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5年的本科学习,师长的谆谆教诲,给了我在眼科医生的雄关漫道上迈步前行的动力。
年6月,本科毕业的我作为省优秀毕医院选聘,我的临床职业生涯由此展开。医院大量的急诊病人,让我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医院医院眼科杜岱雪教授,我有幸全程跟随杜教授学习,在杜教授老湘雅模式的培养下,我积累了扎实的眼科临床工作经验、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及业务管理能力,这让我的职业生涯有了质的飞跃。
年,我医院,浏阳市眼科患者基本都云集于此,这让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于是,年我来医院攻读眼科学硕士,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学习眼科知识,并有幸成为唐罗生教授的研究生。
之后的十年,我先后连续参加了白内障视中培训、白内障光明关爱工程、千人复明工程、海峡两岸光明行等一系列活动,万余台白内障手术的积累让我在眼科白内障疑难病、危重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上有了长足进步,处理复杂手术的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十年磨一剑。这十年,我还熟练掌握了玻璃体切割、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修复、复杂白内障张力环植入术、人工晶体悬吊术、难治性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泪小管断裂置管吻合术以及复杂性眼外伤急诊的处理等眼科诊疗新项目。从理论到实践,我一步一个脚印,牢牢夯实基础。
年,我来到湖南中医院。湖南中医附一眼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全国眼底病中心。我希望在这里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视网膜手术是眼科手术中最大的手术,难度大、变数多,需要术者全面掌控,于我也是新的挑战。
为此,我努力考取了湖南中医药大学彭清华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阶段的学习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同时,我以原有的手术功底为依托,扎根临床,通过长时间的累积,现在我已经具备扎实的眼科临床基本功,并能灵活、熟练地处理各种眼科常见病及危、急、重症,迄今为止,已完成各类手术余台。这16年的从医生涯,我只想说的就是:医海无涯,唯勤而已!
从医以来,我一直秉持着以人为本、以仁为怀、以德行医的原则。平时严于律己,临床上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在工作中理解患者,尽一切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特别是针对大多数眼科病人视功能欠佳的特殊性,时刻注意服务态度,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疑难病危重病必亲自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详细收集临床资料。遇有疑难,则多方查找资料,不敷衍塞责。敬业、专业、奋进是我一直秉承的信念,年我被授予“浏阳市雷锋式服务之星”。
(患者和陈向东教授成为了朋友)
现在的我早已习惯整天整天待在科室,习惯了24小时手机待机,习惯了一天做十几台手术,习惯了从清晨到子夜的紧张忙碌。很多人说我总是来去匆匆,步履如风,我想,这只是源于心底有一份迫切,我不敢懈怠,不愿停下。
医生也许并非最好的职业,然而,它所给我带来的职业幸福感却是无以比拟的。当尽我所能,使一个身处混沌世界的人开始亲眼目睹绿树红花的美,我由衷地感谢我选择的这份职业。
曾有一位叫谢元复退休教师双眼经过我的治疗后,重获光明,为我送来一首诗——《献给光明天使的歌》,他写道:勇于担风险,挑战极限,人间自有真情在,亲主刀,合力除白魔,精心护理,温言细语暖胸怀......
看到这些,我无比的满足,我想,行医的目的和价值都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惟愿世间无盲瞽,乐为人类献光明”,这便是我作为一个眼科医生无悔的追求。
陈向东: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首届青年名医。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湖南省中西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光眼学组委员。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6年,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巧娴熟。曾参与湖南省白内障视中培训,千人复明工程活动,百万光明关爱工程活动。擅长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病,青光眼、眼外伤等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已完成白内障、玻璃体切割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复杂白内障张力环植入术、人工晶体悬吊术、难治性青光眼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泪小管断裂置管吻合术以及复杂性眼外伤手术等眼科手术一万二千余台。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