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春节将至,燃放烟花爆竹成为孩子们必然的一项户外活动,但也最容易导致儿童眼部发生外伤,我们俗称“爆竹伤”。
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家长朋友您提高警惕了吗?那么眼部发生外伤会造成哪些伤害呢?眼外伤对儿童视力、眼睑、角膜、脸部是否有影响呢?学习如何预防眼外伤,一起为孩子的明眸保驾护航!
1、燃放烟花发生爆炸容易导致的眼外伤有哪些?
第一、轻者:炸伤眼睑皮肤和眼球表层组织,造成视力障碍
第二、重者:发生角膜损伤、眼球异物及眼球破裂伤,均可造成眼部畸形,视力下降及丧失,甚至可危及对侧眼而致双眼盲;甚至有些会造成面部烧伤。
2、如何预防烟花爆竹导致的眼外伤?
燃放时需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不手持燃放、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等等。
3、除了烟花爆竹,还需要注意哪些?
除了鞭炮,诸如塑料弹珠、沙子、筷子、玻璃、铅笔等日常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伤眼“凶手”。
4、哪个年龄段的儿童容易发生眼外伤?
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的首要原因。我国儿童眼外伤约占外伤总数的25%,致盲率高达60%~70%;儿童3岁至4岁是个临界点,过了这个年龄段,眼伤就大大增加。
(1)3岁-4岁幼儿,活动的稳定性较差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家长看护不严致伤,主要为被动行为。
(2)4岁-7岁幼儿模仿性强,活动范围扩大,喜玩一些锐利物品,造成伤害,是眼外伤的高发年龄组;
(3)7岁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很快,伙伴关系密切,常有冒险行为,易导致严重眼外伤。
孩子眼睛受伤了,家长们怎么做才是对的?
1、角膜异物
角膜异物是指灰尘、沙粒、小昆虫、金属碎块及木屑等进入眼内角膜所致,表现有明显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典型症状。
正确处理:不可用手搓揉眼睛,先安静闭上眼睛,在泪液较多时或滴入眼药水之后眨眼数次;如症状不消失,医院眼科去除异物。
错误处理:①孩子因疼痛用手使劲揉擦眼睛,反而加重角膜损伤;②有人用嘴吹伤眼,不仅吹不出异物,反而加重感染;③用不清洁的纸角、手绢等擦拭,企图将异物擦掉,可能导致感染加深,甚至发展成化脓性角膜溃疡。
2、眼球挫伤
眼球被钝器打击伤及眼睑、结膜、巩膜、角膜和晶状体,以及眼后部的视网膜、视神经等,或有眶骨骨折等,称之为眼球挫伤。
正确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医院治疗。
错误处理:有些眼球钝挫伤外表看不出异常,而没有及时就医。贻误诊治的后果是影响以后视敏度及视野的病理性改变,甚至造成外伤性青光眼、黄斑出血等病变。
3、眼球破裂伤
眼球破裂伤多为锐器刺入或划过眼球,导致眼球破裂,伤员自觉有一股“热泪”涌出,随即视物不清并伴有疼痛。
正确处理:患儿立即躺下,严禁用水冲洗伤眼或涂抹任何药物,只需在伤眼上加盖清洁的纱布,用绷带轻轻缠绕即可,严禁加压。所有眼部外伤均需双眼包扎,以免活动带动伤眼转动而造成摩擦,使伤情加重,医院抢救。
4、眼球贯通伤
孩子手握竹筷或铅笔奔跑跌倒,竹筷或铅笔扎入眼内,造成眼球穿透性损伤,叫做眼球贯通伤。
正确处理:让患儿躺下,在伤眼上加盖医院抢救。途中劝阻患儿哭闹,减少颠簸以减少眼内容物的涌出。
错误处理:强行拔出插入眼球的异物,或将伤口处的眼内容物,擅自推回眼内,造成感染。
5、化学灼伤
眼部被硫酸、碱等化学液体灼烧。
正确处理:用干净水冲洗眼睛,用手指将眼皮撑开,冲洗至少持续10分钟,同时让孩子反复开闭伤眼,尽可能转动眼球,冲淡稀释化学药品的浓度,医院救治。
错误处理:不立即冲洗,会导致孩子眼睛被化学物质灼伤而致无可挽回的后果。
6、眼周软组织挫伤
多为钝性打击眼眶周围,软组织脓胀而无破口,皮下淤血、青紫,谓之挫伤。
正确处理:立即冰袋或凉毛巾进行局部冷敷,24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以促进局部淤血的吸收。
错误处理:伤后立即按揉伤处,或用热敷,加重皮下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