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EMICINFO
《法医影像学》
主编:邓振华
副主编:余建群王虎胡娜陈天武
前
言
在新学科快速发展与融合的今天,法医影像学是近10余年融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国外已有专业的学术团体(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ForensicRadiographers(IAFR);InternationalSocietyofForensicRadiologyandImaging(ISFRI))和杂志(JournalofForensicRadiologyandImaging)。近年,我国在该学科领域已有相当积累。年出版的《法医临床学理论与实践》、《高级法医学》中已有专章介绍“法医影像学”。该学科是整合了临床影像学技术对尸体、活体、人类骨骼等研究和检验,并提供有关医学证据,逐渐形成独特理论和框架。目前国内尚缺乏一部法医影像学专业书籍,该书为法医学专业教育和鉴定实践技能专业工具书和教科书。目前该学科在国内主要涉及尸体影像检验(虚拟解剖)、影像资料同一认定、虚拟人类学、活体青少年和成人年龄评估、创伤影像特征与成伤机制,均为法医学发展前沿和方向之一,以此做中国法医影像学发展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
本书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要求,提炼国内外相关内容,形成国内首部法医影像学专著。全书共分为15章,基本框架包括六部分内容:1.法医影像学概述;2.影像资料同一认定;3.虚拟解剖;4.年龄影像学评估;5.虚拟人类学(包含身高、性别、种族);6.创伤影像学(包含成伤机制、时序规律)。本书是针对法医学鉴定与理论中涉及相关影像学知识作了初步诠释,是一本该领域的中高级读本。
本书的编委均为法医或临床教学、科研或临床诊断工作一线专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教材编写经验。本书的修订完成,归功于各位编委的高度责任感、团结写作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同时感谢侯一平教授对本书出版的支持与帮助。
由于水平有限,疏漏与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各位读者和同道不吝赐教。
邓振华
主编简介
邓振华教授
邓振华,法医学硕士,教授、主任法医师,硕士生导师。年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法医临床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法医学杂志》编委,欧洲放射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审稿人,四川省、成都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
年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实践。主要以人身伤害程度、伤残等级鉴定的客观定量研究、医师法律中相关证据、医疗风险、法医放射学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10篇、medline收录期刊30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部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和基础应用等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基础应用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的子课题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次。主编《法医临床学理论与实践》、《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指南》、《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三部专著,作为副主编编写规划教材《法医临床学实验指导》、《法医临床学》。以第一起草人制定《性侵害案件法医临床学检查指南》行业标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法医影像学概述
第二节法医影像学的技术
第三节法医影像学历史
第四节法医影像学主要研究范围
第五节法医影像学报告与法庭证据
第六节法医影像学的发展与挑战
第七节法医临床影像学检查与基本权利的法律问题
第二章影像资料同一认定
第一节同一认定概述
第二节活体影像资料的同一认定
第三节尸体影像学资料的同一认定
第四节牙及颌面影像同一认定
第三章年龄的影像学评估
第一节年龄与责任能力
第二节年龄与骨龄
第三节牙龄
第四节18周岁骨龄影像评估
第五节成人年龄影像学评估
第四章虚拟人类学
第一节虚拟人类学概述
第二节身高推算
第三节性别判断
第四节种族判断
第五节面容重建
第五章虚拟解剖
第一节虚拟解剖概述
第二节虚拟解剖技术方法、检查原则和程序
第三节尸体现象的虚拟解剖
第四节生活反应的虚拟解剖
第五节机械性损伤的影像学
第六节机械性窒息的虚拟解剖
第七节高温损伤的虚拟解剖
第八节猝死的虚拟解剖
第六章活体损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影像学创伤检查概述
第二节影像技术在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第三节骨损伤和关节创伤并发症及后遗症
第七章头颈损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
第二节影像检查方法
第三节损伤类型及影像学诊断
第八章胸部损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损伤类型及影像学诊断
第九章脊柱、骨盆损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损伤类型及影像学诊断
第十章四肢手足损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损伤类型及影像学诊断
第四节骨骺损伤
第十一章关节损伤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方法
第三节损伤类型及影像学诊断
第十二章创伤影像与成伤机制重建
第一节创伤生物力学
第二节颅面创伤影像与成伤机制
第三节脊柱创伤影像与成伤机制
第四节长骨创伤影像与成伤机制
第五节脑创伤影像与成伤机制
第十三章腹部与盆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消化系统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第二节泌尿系统及腹膜后脏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第三节生殖系统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第四节腹部血管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第五节腹壁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第十四章创伤的超声检查
第一节创伤超声影像概述
第二节脏器创伤的超声检查
第三节血管创伤的超声检查
第四节软组织创伤的超声检查
第五节流产和死胎
第六节眼外伤及后遗病变的超声检查
第十五章创伤影像与死亡损伤时间推断
第一节死后影像学检查与死亡时间推断
第二节头部影像学检查与损伤时间推断
第三节骨损伤与损伤时间推断
第四节体表软组织损伤与损伤时间推断
参考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