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爱眼防盲协会贵和互联分会

中国是眼病的大国

据国家卫生部统计:年我国视残人数已达到了万,致盲率已达到全国人口的0.5%。而我国的近视患者已达到了4亿(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白内障患者达到了万,而且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万。青光眼患者万,每年新增万人。每年因眼部疾病而双目失明的超过了万,每年新增盲人约45万。

卫生部通知:

年6月6日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提出:要广泛宣传眼科知识,广泛检查眼部疾病,做到早期预防,目的是减少老年眼病发病率。更主要是减少因眼病导致的失明。

中老年眼病不容忽视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表明,从40岁起,眼睛就开始逐步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变,60岁以后眼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眼干、眼涩、流泪、飞蚊症老花眼、白内障、眼底病变、黄斑变性、青光眼。。。。。。

中老年人眼病的严重后果

医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眼病一定要尽早治疗,否则失明率高达70%以上。

我国有万中老年人患有眼病,他们都没有进行积极治疗,有0万人已经失明。

眼睛的构造

"眼部垃圾"眼睛的罪魁祸首

全美眼科医学研究中心最新研究发现:导致眼睛疾病的真正原因是眼部毛细血管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代谢物——自由基(眼部垃圾)。

自由基不断在毛细血管中沉积,最终使眼睛缺乏营养,进而诱发视力急剧下降、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变等眼部疾病。

中老年人要重视老花眼

许多患者一直认为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瞎不了,也死不了,不必治。这种认识其实很不科学。中华爱眼防盲协会指出:老花眼不仅是病,而且是严重的病,目前老花眼人群已经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眼部疾病之首,对于老花眼不治疗后果严重!

据临床统计,得了老花眼,一过60岁,60%的人会得白内障,到了70岁就上升到80%,而白内障是造成中老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

老花眼

老花眼是因年老后眼睛晶状体硬化,导致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后面,使远视或阅读不清楚。

什么是白内障

据统计75岁以上老年人约75%有白内障现象,人老“珠”黄的“珠”指的就是水晶体

老年性白内障由眼睛的水晶体老化变黄、浑浊导致,这时光线无法完全穿透并顺利抵达视网膜,感觉就像一层雾面玻璃挡在眼前,有时还可能出现怕光、散光或老花眼度数不稳定等现象

白内障视觉效果图

白内障的分类

一、先天性白内障

1,前级性2,后极性3,核性4,绕核性5,冠状性6,全白内障;

二、后天性白内障

1.老年性白内障

2.并发性白内障

3.外伤性白内障

4,代谢性白内障

5,药物中毒性白内障

白内障分期

*初发期

*膨胀期

*成熟期

*过熟期

白内障的通常治疗方法

外用药水(外部缓解)

白内停

麝珠明目滴眼液

谷胱甘肽眼药水等

口服药物(内部营养调理)

中成药类(复明片)

手术治疗(当前常用方法)

白内障针拨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哪些白内障患者不适合手术!

1.高龄白内障患者

2.严重糖尿病患者

3.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白内障手术后复发的患者;经济承受能力较差的患者;总之,手术是当前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白内障晚期的患者,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原因,药物的治疗更是必不可少。

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缺陷

*手术易损伤角膜内衣,

*玻璃体溢出而造成瞳孔阻滞,

*形成继发性青光眼;

*手术中由于消毒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感染,会导致其他多种后遗症,并且术中器械过多进入前房,易造成瞳孔粘连或玻璃体炎症浑浊;

*手术的成功率没有%,但复发率却有60%,复发后再进行手术易引起永久性失明。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失明主要是由于眼压的升高对视神经产生机械压迫,或由于视盘血流障碍等造成视神经伤害,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缩小,最后失明。特征就是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属双眼性病变,可双眼同时发病,或一眼起病,继发双眼失明。

如何早期发现青光眼

1、感觉:眼痛、眼胀、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晚上看灯泡有光晕(彩虹)

2、检查:35岁以上每年体检要测眼压查眼底

眼药水不宜天天用

眼药水大多含有抗生素成分,在眼睛发炎或感染的时候,能够起到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不仅会对角膜上皮产生损害,而且会对结膜杯状细胞产生损伤,引起眼睛怕光、酸感、流泪等,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干眼症

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角膜

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干涩涩,容易疲倦,想睡,会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粘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暂时性视力模糊;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眼泪之症状;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粘附,长期之伤害则会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

玻璃体浑浊

玻璃体浑浊又称飞蚊症。先天残留于玻璃体内的胚胎细胞或组织、视网膜或葡萄膜的出血侵入玻璃体内,高血压、糖尿病、葡萄膜炎的出血或渗出物侵入玻璃体内,老年人高度近视眼的玻璃体变性,均可导致玻璃体液化而浑浊。其他如眼外伤、眼内异物存久留、寄生虫或肿瘤等也可发生玻璃体浑浊。特别是高度近视(度以上)眼球会发生前后径拉长,变形,挤压玻璃体纤维支架,加速塌陷,是玻璃体浑浊的又一原因。

黄斑变性与叶黄素息息相关

黄斑是视网膜中面积很小的部分,作用是集中视力,增强看清物体时的清晰度,位于眼球水晶体的正后方、视网膜的中心。

叶黄素是存在于眼睛水晶体和黄斑部分中主要的抗氧化物质,能保护水晶体和黄斑部分免受光氧化性损伤的威胁,所以通过补充叶黄素,能够对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眼底黄斑色素变性眼疾起到恢复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且糖尿病史越久,视网膜病变概率越高,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所以,对眼睛所有组织都会造成伤害,尤其是对视网膜影响最大。

侵袭——主要通过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产生,当血糖增高时,视网膜微血管随之增厚,渗透性大增,出现脆弱的新生血管、血管瘤、出血、渗出等现象,导致视力模糊

如何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控制血糖,高血糖引起的糖基化反应是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原因。

2、抗氧化,糖尿病人眼部自由基很多,自由基侵害视网膜、视神经是视网膜病变的罪魁祸首。

3、补充叶黄素,有害光侵害,是加剧视网膜病变的帮凶,及时补充叶黄素,能够对视网膜形成保护。

研究结果震惊世界

国际眼科医师协会研究证明:

人体眼睛所需营养成分,以叶黄素和原花青素为主.以上营养元素人体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体外摄取.45岁以上人群必须提前摄取,否则眼疾发生率达到90%以上,目前发现中老年眼睛营养成分补充率不足0.3%

珍爱眼睛·拥有健康新“视”界

赞赏

长按







































天津市白癜风医院
什么是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zzbx/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