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翊武身边的澧州人1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蒋翊武身边的澧州人(1)

高守泉

蒋翊武(-),字保勷,湖南澧州(今澧县)人,是澧水孕育的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荆楚大地的革命志士,被称之“九澧十八杰”。为缅怀先烈、勿忘历史、牢记使命,特作小传以飨读者。

龚霞初(—),字侠楚,号伦夑,与蒋翊武同庚,澧州城北涔南乡人。清末澧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入武昌陆军学堂。年在汉口加入同盟会,又在武昌加入群治学社,任《竞业旬报》记者。翌年,与杨王鹏等一道,将群治学社改组为振武学社,并投身湖北新军21混成协41标当兵。年元旦,与蒋翊武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社,任交际员。以汉口《商务报》及《大江报》记者为掩护,运动湖北新军,协助蒋翊武谋划武昌起义。辛亥10月9日,在武昌小朝街85号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机关被捕入狱。翌日夜,由起义军营救出狱,即参加武汉保卫战,任军政府高级参谋兼前敌司令官,指挥所部与清兵激战七昼夜,卓有战功。

龚霞初《武昌两日记》封面

年,龚霞初在沪创办《震旦报》。年受黄兴、宋教仁嘱,以“咏簪”笔名著《武昌两日记》,详记10月9、10日武昌起义经过。该书为我们研究武昌首义经过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7月,赴江西,协助李烈钧组织铁血团反袁,旋在德安战败,赖匿战死者堆中生还。年,孙中山组织靖国军,被任命为靖国军湘西司令。翌年改施宜鹤招讨使。年,供职广州大元帅府,次年授虎门要塞司令。-年,任广东邮政总局检察长,又供职军政部。年冬,出任北伐军第十八路军司令。年前后,归寓澧州城,应地方之请任县保安局长,斗邪除恶,百姓称快,但也因此得罪了地方恶势力。年,龚霞初接广州方面电报,邀赴穗共谋国实。途经长沙时,遭人诬陷,软禁罹狱。因不甘屈辱,亲友多方营救无效,被迫饮鸩身亡。待程潜闻讯赶来施援,惜已遇害有时。程遂亲主丧事,重葬于岳麓山,时年仅42岁。年,龚氏子弟迁其坟归于故乡涔南上河村。近年,其后裔重新维修墓茔,树碑志祭。

唐牺支戎装照

唐牺支(—),字以祀,补字洗耻,澧州慈利三官寺人。光绪三十三年(),由县立高等小学堂入湖南(常德)西路公立师范学堂,后考进武昌陆军特别小学堂,肄业后任清湖北新军41标司务长、排长。为群治学社发起人之一。年加入同盟会,后与蒋翊武一起创建文学社,为庶务科成员。

年7月20日,文学社在41标调防宜昌前召开代表会议,制定调赴宜昌新军发难计划,蒋翊武委唐牺支负责与已出防四川之31标曹子清、胡冠南及32标叶正中等人联络,谋图占领宜昌。唐牺支10月14日得知武昌起义,即与新军党人胡云龙、杨栋臣等约同宜昌各界代表43人,于东山寺(今宜昌东山烈士陵园)秘订起事计划,不想被宜昌知府侦知,驻宜清军惊恐而逃。唐牺支当机立断,派兵防守宜昌府署和荆宜道行辕,取得商界和民众支持后,即于18日夜正式起事,宣告反正。翌日晨,“全宜昌城高悬汉帜,万民欢呼”。唐被公举为鄂军驻宜司令部司令官。自此,湖北军政府无西顾之忧。紧接着,唐致电并派员到施南,促令陆军32标管带李汝魁反正。11月即率兵攻打荆州。占领沙市后,以司令名义发出致清荆州将军、都统书,劝令投降。荆州将军连魁迫于形势,于12月15日缴械。湖北军政府委唐为荆宜施鹤总司令部司令,办理荆沙善后事宜,节制军政、民政。

年南北议和后,唐牺支所部改编为鄂军第七镇,任镇统,旋改师长,授陆军中将。同年赴京任将军府谘议。年参加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避往日本。年充任湘西靖国军援川司令官,次年改任湖北靖国联军招讨使。年任湖北恩施靖国军参谋长。年任湖南讨贼军司令官,年应孙中山电召去广州任别动队总司令、湖南劳军使。适黎元洪再任总统,唐应召入京,授将军府将军,列武昌首义十八甲等功臣之一,兼湖南督军赵恒惕驻京代表。

年3月,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英年37岁。葬于北京西门外天主教义地。

杨载雄戎装照

杨载雄(—),又名杨怀斌,字璘轩,湖南澧州人,与蒋翊武从小是同窗好友,澧州官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少时好驰马试剑,年八国联军进犯天津时,杨加入湘军“劲字营”北上抗敌。后改投湖北新军,与蒋翊武同队。

年1月,文学社成立,蒋翊武任社长,杨任本部参谋;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组成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蒋翊武任军事总指挥,杨为军事筹备员,协助蒋谋划制定武昌起义计划。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杨参加会攻清督署、藩署战斗,身先士卒,勇敢顽强。武汉保卫战中,杨临危受命,由第10标标统(团长)升为步兵第6协协统(旅长),兼率马、炮各队,防守东湖门,搜索阳逻、葛店、武昌、黄州一带顽敌,进攻龙王庙以牵制清军。退守汉阳兵工厂时,受命指挥将校决死团的一部和敢死队第三队。敌以小船载引火物,拟火烧兵工厂,杨迅挑善泅兵士潜水焚烧敌船,致敌船损人失。汉阳失守后,率战士千余,死守武昌城外大堤口、毡泥厂、下新河之线,防御工作极坚,见者无不称道,是蒋翊武“守危城、却强敌”的功勋战将。后被孙武、黎元洪借口擅杀主谋叛乱的营长而撤协统职。民国成立,被授予陆军少将衔,并授“陆军三等龙虎章少将”匾。所属部队被编入北伐第一军,杨被任命为黄陂、孝感镇守使。

年杨载雄解甲归澧,年至年在澧州中学任教。年,时任川军师长的贺龙任命杨为建国联军川军补充团团长,参加北伐。年受国民政府派遣赴沈阳劝张学良易帜。年底,因不满蒋介石叛变革命,又回归故里,重执九澧联立女子师范等校教鞭,直至年。年至年,任澧县国术馆馆长;年始,创办童蒙学校,发展地方教育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有毛泽东主席亲笔信函寄给杨载雄,邀约赴京会议国事。杨因年高体弱,未能成行,年在“镇反”运动中被杀。著有《陆军上将蒋翊武事略》。

(未完待续。作者:高守泉,澧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原党组书记,原文《蒋翊武身边的澧州人杰》,载于《常德名人》,有删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zzbx/8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