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在为残疾人的服务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预防残疾的发生。那么,什么是残疾预防?今天海伦市残联就带大家来普及一下残疾预防的基本常识。
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的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残障。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防可控的?人类虽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残疾,但可以防止和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的技术就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到控制或使其延迟发生。我国实行计划免疫后,有致残作用的四种传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麻诊、白喉、百日咳)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减少了这些疾病所导致的残疾在儿童中发生率,如小儿麻痹症的发生接近于0;我国也在不断减少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导致的残疾;提倡优生优育,可以减少先天性残疾的发生,孕前检查以及孕期的胎检可以及早预残疾儿的出生;脑卒中患者通过早期康复,90%能够达到生活自理,避免或减轻残疾;脑瘫儿童如能早期干预,半数患儿可显著改善功能;
开展康复医疗,也能使大量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减轻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
视力残疾的预防
1、什么是视力残疾?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即使经过药物、手术治疗及标准的屈光娇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双眼中的好眼最佳矫正视力(戴适当的眼镜后的视力)小于0.3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以致难以用平常方式从事普通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视力残疾包括低视力和盲。双眼中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05~<0.3为低视力,<0.5~无光感为盲。
2、导致视力残疾的原因主要有:白内障、视网膜色素膜病、角膜病、屈光不正和青光眼。儿童与老年人视力残疾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率相差很大。儿童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眼病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占60%以上),其次是屈光不正、弱视、白内障、角膜病、视网膜色素膜变性、眼外伤等;老年性致盲及低视力的眼病主要是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怎样预防视力残疾?⑴优生优育。进行婚前检查及优生遗传咨询、注重孕期及围产期保健是避免遗传性及先天性眼病发生的最好方法。⑵改善视觉环境(合理采光、提高对比度)和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长时期近距离用眼;不在卧床、乘车、走路时看书;学习时身体距离书桌一拳、食指距离笔尖一寸、眼睛距离书桌一尺)。
⑶加强防治眼外伤的宣教,要对生产、生活及运动中能造成眼外伤危险因素进行防范。如电焊时要戴防护眼镜、帽盔或保护盾;禁止斗殴、乱射弹弓、乱投石子、乱放烟花爆竹,不要让儿童玩弄锐利玩具或接触危险物品。⑷弱视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并且个性化,强调戴眼镜,精细作业锻炼患眼,合理适当抑制健眼。⑸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在出生时体重轻的早产儿,特别是合并呼吸障碍及大量吸氧的早产儿,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出生孕周≤34周或出生体重≤2千克及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周或矫正胎龄32周接受首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冷凝、光凝、手术等治疗。⑹强光下配戴遮光镜避免光损伤,禁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以减少患老年性黄斑的危险。⑺发现糖尿病后应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去眼科检查眼底,一旦出现病变,及早进行光凝,防止发展致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