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预计到年,全世界将有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万人最终可能发展为双眼盲。但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发展中国家中则有超90%的青光眼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一无所知,甚至从未听说过青光眼。
所以青光眼周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如媒体宣传、现场义诊、患者交流等,使社会各界重视青光眼这一高致盲性眼病,让公众了解是有方法检测和治疗青光眼的,视力可以被挽救。
1、什么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眼病,是当前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性表现是视乳头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眼压升高为其主要的危险因素。眼内压力升高超过了眼内组织,主要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给眼内各组织(包括角膜、虹膜和晶状体)尤其是视神经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致失明。青光眼所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和恢复的。
2、什么是眼压?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即为眼压(简称眼压)。统计学上将10-21mmHg的眼压定义为正常眼压。
3、眼压高就一定是青光眼吗?青光眼的特征性损害是视乳头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缺损缩小。部分患者眼压超过了21mmHg,但是没有造成视神经以及视野的损害,也就不能称为青光眼。但是这些人应该定期随诊。
4、眼压不高就不是青光眼吗?每个人对于眼压的耐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一少部分患者的眼压没有超过21mmHg,但是因其对眼压的耐受能力差,同样可以造成视神经以及视野的损害,这种情况就叫做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5、能自我判断得了青光眼吗?青光眼可以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青光眼,常有眼胀、头痛、视物模糊、看灯时周围有红绿圈,多在劳累或在暗处停留过久时发生,如有上述症状应怀疑患有青光眼,医院检查。
另一种类型为慢性青光眼,在发病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当发现视力下降时已为青光眼晚期,可怕的是这种损害是不可挽回的。据研究有90%的慢性青光眼患者早期不知道自己患病,未进行治疗,对于缺乏青光眼防治常识的人而言,通常不能自我判断,需要依靠眼科医生进行专门的咨询与检查,才能确诊。年龄超过40岁的人每年常规做一次眼部查体是有必要的。
6、视力好就不是青光眼吗?早期青光眼的损害可能仅仅表现为视野的缺损,有很大一部分慢性青光眼的患者在病情的晚期中心视力还可以到达0.8-1.0,但是视野已经明显的缩小了,有的人甚至生活已经不能自理了,所以,不能因为觉着自己视力好就认为自己不会得青光眼。
7、医院排查青光眼?青光眼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以下情况者,应认真作青光眼的排除检查。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
●年轻时为远视眼的老年人
●患高度近视眼的年轻人
●有眼外伤史的人,特别是伤后曾有高眼压的人
●有高血压、糖尿病史
●性情急躁或忧虑的人
●查体时发现眼压升高或者杯/盘增大、不对称的病人。
●有偏头痛的患者
以上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的患者,应到眼科进行检查,即使检查正常也应该定期复查。如果发现明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短眼轴、厚晶体、浅前房)或眼压异常则建议行24小时眼压检查、激发试验、OCT、UBM等进一步检查。
温馨提示医院眼科中心专家提醒:青光眼的隐匿性强、危害大称为“光明的小偷”。对视功能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只要青光眼患者认真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视功能是很容易的。
青光眼会遗传,遗传率为12%,父母患有青光眼的,其孩子患青光眼的几率比正常的高2倍。家里有青光眼患者或者有青光眼患病史的,更加要重视防治工作,加强每年的眼睛检查以及预防青光眼工作,一旦发现青光眼相关症状,医院检查。
名医有约便民活动为了更好的为青光眼患者服务,医院眼科中心于本月20号特邀北京著名眼科教授马彦莅临坐诊,并指导我院眼科科室工作,让青光眼患者实现"不出远门就能看北京名医"。
马彦,男,国内著名眼科专家,从事眼科临床和教学20多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医院眼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员,曾获年北京科学技术进步奖,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底玻璃体切割术,10万余例手术经验。
预约方式:
-6269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