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微友,随着电子产品的增多,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应用,人们的用眼时间越来越长,再加上用眼方法不正确等原因,患上各种眼病的比率也在大幅增加,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诸多不便。而很多人由于缺乏眼病知识,不重视或治疗不及时,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为此,为提高大家对各种眼病的认识,帮助大家及时发现眼病。本期特编辑制作了一些视物图片。通过看与图片比对,帮助大家进行自检。一旦发现有类同,建医院就诊。
首先,认识正视眼。
通俗讲,正视眼即指“视力正常,屈光正常。”,也就是正常眼睛。是指当眼处于静止(无调节)状态下,5m远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入眼,通过屈光系统(眼角膜和晶体)聚焦于视网膜上,屈光度等于零的眼睛。也就是说,凡是远、近视力均≥1.0(或≥5.0)时,可看作是正视。(参考下图)
近视、远视
从专业上讲,正常人的眼睛在放松状态下,看五米远的物体时能够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心凹上。但如果聚焦落在视网膜之前,而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这种屈光异常就叫做近视眼。这时,患者能看清楚近处,看远处却模糊。而如果在同等的条件下,外界的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了视网膜之后,这种状态就是远视。发生远视的时候,眼睛其实看远、看近都是不清楚的,而且看近更不清楚。(参考下图)
散光
眼睛是非常精密的光学器官,正好把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看见外界物体。当因为许多原因,如先天性因素、外伤、手术或者后天发育等,造成角膜各部分屈光率不一致,光线投入眼内时聚焦不只一个,从而形成的屈光异态,也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则被称为散光。
散光的发病率约占屈光不正的20%左右,在地域上没有明显差异。按表现形式,散光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参考下图)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分为内九层和外一层,内九层是神经视网膜层,外一层是色素上皮层,在两层之间有一个潜在的间隙。所谓的视网膜脱离就是玻璃体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的裂孔进入到潜在的腔隙中间,让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分开,导致神经上皮层无法感受到相应的光线和传递相应的视觉信号,而影响到视力,称之为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一类严重损害视功能的疾病,又叫做视网膜剥离、视网膜分离和视网膜脱落。主要症状是视力急剧下降、眼前有固定黑影、固定方位的视野缺损等。好发于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主要的病因和年龄、近视度数以及外伤等因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参考下图)
黄斑病变
主要是老年性黄斑病变(AMD),也叫黄斑变性。是指发生在眼底视网膜黄斑部的一种病变,被称为“致盲杀手”。临床上将此病分为萎缩性(干性)和渗出性(湿性)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视力常为缓慢进行下降或视物变形。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为眼突然发生视力障碍,另一眼正常或处于病变早期,几年后也发生同样病变。随着病程的进展.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参考下图)
飞蚊症
通常老百姓所说的飞蚊症,专业上称为玻璃体浑浊。常见的症状是感觉眼前有漂浮的影子,擦也擦不掉。
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飞蚊症对视网膜对视力是不构成威胁的;病理性飞蚊症短期之内就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所以,出现飞蚊医院就诊,并配合医生进行细致检查。(参考下图)
白内障
白内障是指眼睛里的晶状体发生了混浊称为白内障。常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患者。晶状体本身逐渐混浊,而全身和局部未查出明显病因的称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是后天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为双侧发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从发病到成熟期可历时数月至数年。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小孩子也可以发生白内障,包括先天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很多患儿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弱视等问题的发生。(参考下图)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高眼压下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层进行性丢失,导致视神经受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特征性的视野缺损。
青光眼一般发病隐匿,等到患者察觉到自己余光缺失,过马路的时候感觉有视物遮挡的时候,去医院就诊,往往疾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视神经已经受到了不可逆性的损害,造成患者视力永久性丧失,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会致失明,已成为人类致盲的第一杀手。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有效控制青光眼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下图)
小编声明:以上仅作为大家判断是否得了某种眼病的初步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医院简介:医院是河北复明医院,具有人才、设备、技术等雄厚实力,是集眼病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医院。是衡水市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医院、国际防盲组织(CBM)医院、医院。医院环境舒适,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在治疗各种常见眼病和复杂眼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年均门诊量余人次、手术余台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