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眼外伤 >> 临床检查 >> 眼诊

眼诊

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04133.html

根据《内经》理论,十二经脉与眼的关系,以及东汉时华佗的"观眼识病"法所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内有大络穴,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从而得出了看白睛上的血丝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经十多年来几万只眼睛的实践,达到了只要扒开眼皮一看,就能知道病在某经、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病情消长、病因寒热虚实等。并且还可知疾病原发在某经,现在是6否传经,传经以后,原发的那经是减轻还是加重,以及病的来龙去脉,预后转归等等,部可以在两三分钟内一目了然。

这种神奇的观眼识病法,主要用肉眼观察在双眼各区穴出现的血丝颜色(鲜红、紫红、深红、红中带黑、红中带黄、淡黄、浅淡、暗灰等),形态(根部粗大、曲张、怒张、延伸分岔、隆起一条、模糊成片、垂露)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疾病。具体分述如下。

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

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点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平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即成四个象区、八个等区。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左眼属阴,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阳,阴生于阳,八区排列的顺序是逆时针方向。但各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相同。

一区为肺、大肠;

二区为肾、膀胱;

三区为上焦(包括膈肌以上的胸、背部、胸脘内在脏器、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

四区为肝、胆;

五区为中焦(包括膈肌以下、脐以上、上腹部、腰背及其内在脏器);

六区为心、小肠;

七区为脾、胃;

八区为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腰骨氐、髂、臀、盆腔、生殖及泌尿系统和下肢)。各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如左眼一区由10时30分至12时;右眼一区为7时30分至6时。余此类推。

二、白睛络脉诊法定位定性规律

(一)白睛诊法的定位规律

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体现,躯体下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体现;同理,瞳孔内侧表现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反映躯体外侧病变。且左眼多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多主躯体右侧疾病。另外,部分疾病在双眼均可有表现,躯体上部疾病可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我们讨论的多为普遍性的东西,特殊的例外。

(二)白睛诊法的定性规律

(络脉形色诊法)

白睛诊断疾病的性质,主要在于相应区域血管发生的形、色、态等的改变上。

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内脏,或由内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就像肺结核癒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1、从形态来看

(1)根部粗大:若见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较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若见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指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扩散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转变,如腰腿痛、上肢麻木、骨髓炎等。

(4)离断:指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是被红色瘀点分隔开,此征往往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或阻塞、狭窄等,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白睛上的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等,如痔疮,可以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的多少及大小。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该病为急病、新病,或者说为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多见此象。

(7)雾斑:即片状青紫斑,象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证(虫积除外),多提示患者有该部位的胀痛症状。如在肝区、胆区见此症,多提示有肝气郁结症状,见于女性还可以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

(8)黑点:即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或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症,提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如肝硬化,陈旧性损伤。若见于儿童,还要考虑是否有虫积。

(9)黑圈:在观察白睛时,我们还可以见到一种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瘀血证状,而且还提示我们在其部位,已有包块状肿块出现,必须高度警惕,注意其他体征,并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以探明病情,排除可疑。

(10)螺旋形状:如在白睛上见到螺旋形状血管,表明躯体内血液循环有较严重的障碍或者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临床往往以疼痛、刺痛、灼痛现象出现。部分癌症病人也常见到此征。

(11)蜘蛛网状: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者有风痰、有瘀。如哮喘病患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而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也由于长期哮喘,导致血管破裂、散乱等。

(12)叶脉状:即血丝象树叶茎脉状分支,表示体内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体内瘀血征,临床上癌症病人多见此状。

(13)横行血丝:即指白睛上部的血管横行走向,呈“一”字形,一般正常人或普通疾病患者,眼球上半部血丝呈纵行,向瞳孔方向纵行走向。如呈横行血丝走向,则多提示患者有消化系统或其他方面的严重病变。

(14)贯瞳:即指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俗称赤脉贯瞳。其中又以1条赤脉为病轻,2~3条赤脉为病重:又以赤脉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为病急。临床上见到此象,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病变。

(二)络脉的颜色

白睛上络脉的色泽。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白睛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5/6,其表层由一些纤细的纤维和弹性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就可以通过这些血管表现出来。另外,覆盖在巩膜(即白睛)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膜,这就是球结膜,它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体的病变。它与巩膜上的血管区别点在于: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层,颜色相对沉深、青紫、暗淡。在临床中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长、久病。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球结膜讯号提示病在腑,巩膜讯号提示病在脏。

1·鲜红 络脉鲜红,为新发病。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

2·紫红 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 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 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中带黄 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 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癒的征兆。

7·络脉浅淡 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络脉暗灰 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疾病早已痊愈。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3、白睛诊伤

白睛诊伤是瑶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诊断方法。它能在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眼睛巩膜或球结膜血管的形态、颜色变化,来诊断受伤部位、疼痛性质及发病时间等情况。它主要是观察白睛上的“损伤点”来判断伤势。所谓损伤点,是患者在无眼疾或无眼部自觉症状时,白睛见青紫色血管浮起,在血管末端有瘀血点。该点必须在血管末端,瘀血点颜色较黑,如针尖大小。有此损伤点,则提示体内有伤。如果瘀血点不在血管末端,或在血管旁,或在血管中部,均无诊伤价值。瘀血点的颜色和形状等变化,可以反映伤损的轻重程度与性质。如伤气、伤血、或气血两伤等。

(1)白睛诊伤定位

白睛诊伤定位总的原则为:损伤点出现在左眼者,为身体左侧有伤;在右眼者,为身体右侧有伤。损伤点在瞳孔水平线以上的,提示伤在脐水平线以上,如腰背、上肢、肩周、头面等,其中腰部损伤点多在瞳孔上方稍偏向内侧,瘀血点多偏向外侧。损伤点出现在瞳仁水平线以下者,则主要反映脐水平线以下的下半身,如双下肢、骨盆。下肢的血丝相对上肢长,且多超过瞳仁水平线,并多偏向瞳仁外侧,也有的表现血丝分叉或中断跳跃现象。特殊的是眼睛正下方,即白睛6时处,还可反映胸骨的内伤,且伤在乳头上方者,瘀血点居中;伤在乳头上内侧、胸骨旁者,瘀血点偏于内侧;伤在乳头上方外侧;伤在胸骨柄两侧者,则呈“丫”形血络分叉,瘀血点在于分叉的末梢。另外,损伤点出现在眼的外侧,按瘀血点上下排列次序,分别表示腋后线部、腋中线部、腋前线部受伤。如果损伤点出现在眼白睛的内侧,则提示对侧胸胁受伤。

(2)白睛诊伤定性

如果损伤点色淡如云,散而不聚者,表明伤在气分(伤轻),若色黑而沉着,形如芝麻者,表明伤在血分(伤重);若损伤点色黑点圆,周围又有片状如云彩样浅淡斑,呈不规则的晕状者,表明气血两伤。另外,血丝弯曲如蛇行(或螺旋)状,表明有较剧烈的疼痛。同一条血丝,若粗细不一,虽无瘀血点在其末端,亦可表明有伤。在白睛任何部位呈现蓝黑点或蓝黑斑,为蛔虫症。

具体地说:如见白睛上毛细血管的顶端和旁边,呈现有青黑色或蓝黑色圆形的斑点,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界限多清晰,少有模糊,可多可少,不突出白睛面。如果斑大,表示寄生的是成虫;斑小,表示寄生的为幼虫;斑多虫多,斑少虫少。如果在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则提示寄生的是钩虫。同样,斑块大颜色深、为感染程度重;斑块小、颜色浅,为感染程度轻。另外,若巩膜与球结膜间上半部出现黑色斑点,则又提示为蛲虫。以上这些征象均与寄生虫的病势呈正比消长趋势,即眼征越明显,病情越严重,眼征越浅淡,病情越轻浅。

此外,在眼结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出现黑色、青紫色、棕色、紫红色、银灰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可能是疟疾的表现。这种疟疾开头有圆形、椭圆形、多角形、宝塔形、漏斗形、扫帚形等多种多样,斑点界限有清晰的,也有模糊的;且在模糊的斑点中心有黑点,斑点大小在0.3毫米至4.0毫米之间。

疟疾发作时,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略“凸”出表面,界限清晰,血管末端呈膨胀样,疟疾治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另外,在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浅层血管呈螺旋状迂曲。血管径较粗,颜色深紫、走行弯曲,以近角膜缘明显,至穹窿部则消失,此现象在外下方多见,这亦是诊断疟疾的特征之一。4、白睛诊法与癌症预测对于白睛诊法预测癌症,是当今目诊学者正在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编者根据临床实践体会,认为以下白睛讯号,如有两项以上相兼出现时,应提高警惕。

(1)白睛颜色苍白、呆滞、晦暗或黄染。

(2)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呈“一”字或“V”形走向。

(3)眼球巩膜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瘀点(即中间深黑,四周浅淡的阴影状圆圈)。整个颜色暗灰无光。另外,黑色圆圈也有诊断意义。

(4)白睛血管呈螺旋形状弯曲、怒张、颜色鲜红。

(5)白睛血管呈树叶叶脉状走向,颜色鲜红。

(6)赤脉贯瞳,甚或白睛血管鲜红、怒张、至少两条以上延伸穿过瞳孔。

眼诊技巧一、眼型望诊1、单眼突出:5%系颅疾患引起,最常见颅内肿瘤。2、双眼突出:最常见是甲亢(伴心慌,甲状腺肿大)。血压升高,帕金森氏症,白血病、血友病亦可致。另外,VitB,D缺乏亦可致。3、眼球本身原因:如高度近视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引起的角膜或巩膜葡萄肿等。4、望眼球是否凹陷:眼球凹陷多邮于严重消瘦者。另外,心情极度苦闷时,或患霍乱、痢疾、腹泻、糖尿病及脱水症者也可出现。接近死亡的人,眼球凹陷,具有一副“死相”,目光呆滞、瞳孔散大,无光泽、鼻翼煽动,鼻端变大,眼睑铅灰色,几乎无表情。中医认为,眼窝下陷,多为伤津脱液。如仅微陷,脏腑精气未脱,病属可救;若凹陷已深,视不见人,真脏脉现,便是阴阳竭绝的死症。5、眼球是否斜视。(1)向外斜视:①脑出血,同时对侧颊面膜出现皱纹;②癌症或肿瘤③一氧化碳中毒④患糖尿病时,多左眼向外斜视。(2)向内斜视:①脑溢血,平素血压升高,如发现双侧眼球向外斜视时,多为发生脑溢血的先兆;②眼肌神经麻痹。(3)眼心试验(阿施内氏试验)即压迫眼球脉搏变慢试验。(做法:手指压眼球,10秒钟后脉搏如果变慢,为患心脏迷走神经过敏症的显示)。(4)患水肿、热性病、高热时,眼睛一侧大一侧小。(5)两眼间隔(特指瞳孔)窄,易受结核菌侵犯,为结核型。(6)两眼间隔宽,病菌容易侵犯肾脏,易患肾炎。(7)两眼瞳孔间隔不宽不窄,保持中立,但两眼深下陷,这种人胃肠易受病邪侵犯,为溃疡型。(8)两眼瞳孔间隔异常宽,皮肤呈青紫色,身体露出的部位可看到许多出血斑,为恶性贫血。(9)两眼间隔也窄,易患胆结石,多见家庭主妇,为胆囊型。二、眼态望诊(1)目睛微定,移位时即轻动如常,多是痰热内闭。(2)目翻上视,瞪目直视,戴眼反折等,都是危重证候。(3)横目斜视(先天性除外),多是肝风内动。(4)目瞑,是眼睛闭上不想睁开,为阴虚阳脱或将出血之兆。(5)喜眨眼,多因肝肾阴虚,见于干眼症,无泪症。(6)目赤多泪,多是肝热,常见于泪囊炎,泪道阻塞症,沙眼症。(7)《望诊遵经》云:“嗔目者,阳证也;瞑目者,阴证也。”即睁目喜见人者,属阳,阳气盛;闭目不欲见人者,属阴,阴气衰。三、眼神望诊(1)正常眼神,视物清晰,光彩清莹,明亮内含,神光充沛,白的部分无支翳,瞳孔黑亮而不混浊,可随光线的强弱扩大或收缩,眼球转动灵活,眨眼适度,眉毛稍紧闭,此为有神,虽有病易治。(2)目光晦暗,眼球上似乎蒙上了一层混浊不清的浊物,为久病体弱,或为阴盛阳虚的人,为有病难治。(3)目光呆滞,反应迟纯。常凝视一处,提示此人精神神志有病,或有精神病,或粘液性水肿。(4)眼球呆板,眼球不转,为肝豆状核变性。(5)眼光闪烁,眼球突出。多为急性甲状腺机能亢进。(6)眼无表情为严重脱水。(7)目光无神,眼眶凹陷,为病危之兆。(8)两眼目不转睛,长时间凝视一点,同时面部肌肉像假面具似的僵硬,多为精神分裂症。(9)两目喜上视,目光锐利,肆无忌惮,昂头撇嘴,多为傲性自负,处事经验少,知识浅簿之青年。(10)眼睛不停地上下左右乱动,视线不停地改变,提此人心情焦躁,紧张不安。(11)眼球位于正中,两眼盯着对方讲话,此人多具有心胸豁达,胆大自信,爱管闲事,爱出风头的性格。(12)目光畏怯,总喜避开别人的目光,多提示精神紧张、恐惧。(13)对方讲话,直盯着对方眼睛的人,多是思想集中或提示对对方存成心。(14)斜着眼看对方的人,多提示精神紧张,恐惧,顾虑,极为小心谨慎。(15)盯着对方的脸,看脸色说话行事,多是爱阿臾逢迎,哗众取宠,讨人喜欢,厚脸皮,爱出风头,有计谋,好拍马屁之人。(16)与人相处,眼睛里流露出微笑,谈话和气,提示此人心地宽广,与人为善,表示友好,或为获得对方的好感和信任。(17)眯着眼睛说话,把目光从对方的眼睛移开后,盯着地面或低头而和蔼说话者,提示其人具有腼腆、羞怯、害羞的性格,或提示有敬畏、羞怯或紧张的心理。(18)眼球干燥,无光泽,多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成人、儿童缺乏维生素-A则会使眼球结膜干燥,无光泽,毛糙,甚至失明。未失明的,到傍晚也会变成睁眼瞎。现城市少见,但农村要提防。四、眼睑诊病1、眼睑水肿,双侧对称性水肿,多示全身疾病,一侧眼睑水肿,或双侧轻重程度不同,多为局部病变所致。(1)全身疾病引起的水肿,多是晨起两侧均肿,下午肿轻,常为急性肾炎,心力哀竭的早期征兆。(2)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失眠,脾胃虚弱,更年期综合症,慢性肝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均引起两侧眼睑水肿。(3)引起眼睑水肿的局部因素有:外伤、摩擦、局部炎症、附近炎症(球后,眶内,副鼻窦与炎症)神经血管性水肿,接触性皮炎,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2、睑部肿块(1)出现在睑板范围内的肿块,多为睑板腺囊肿,睑腺炎等。(2)出现在近睑缘的肿块,多见于睑腺炎。(3)出现在睑内侧部位的肿块,多是泪囊肿大,泪囊炎,睑黄色瘤(反映出体内血脂过高,易患心血管疾病),筛窦粘液囊肿等。(4)出现在睑外侧部位的肿块,有泪囊腺肿大,如来若列茨氏病和泪腺肿瘤,多位于眉梢下,肿块可伸入眶内。3.眨眼:正常人每分钟5-6次,极少眨眼者,可见于角膜感觉消失(如三叉神经麻痹、昏迷),面瘫,突眼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震颤麻痹和癔病等。眨眼频繁者,常见于眼结膜受刺激(炎症、异物等),心理因素(心情紧张不安,思索或习惯性)或癔病等。4、脸裂增宽主病.正常人睁眼时,睑缘遮住角膜的上缘和下缘的一小部分。(1)因上脸收缩,下睑下坍或突眼所致。因上睑收缩,故上睑缘下可露出一段眼白,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颈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或脑积水均可引起眼裂增宽,因下脸下坍引起的眼裂增宽,有脸外翻,颧骨或上颌骨骨断等。5、睑裂变窄主病。(1)上睑下垂者可引起睑裂变窄,常见于动眼神经麻痹,慢性结膜炎,眼损伤,睑水肿,炎症,肿瘤,重症肌无力,先天性眼脸松弛症,继发性睑松弛症。(2)下睑上台亦可引起眼裂变窄,常见于疤痕挛缩,上颌骨肿瘤。(3)睑痉挛亦见于睑裂变窄,多见不带眼镜屈光不正者,白化病角膜刺激症状,癔病等。(4)眼缘粘连亦可引起眼裂变窄,常见于炎症。6、上睑下垂主病正常人睁眼时,上睑缘遮盖角膜缘2mm以内者正常,若超过2mm,则遮盖瞳孔部分或全部即称之。(1)先天性睑下垂,多为双侧相对性,因上睑肌发育不良所致。(2)后天性睑下垂,病因很多,可见于下睑疾患。(3)神经性睑下垂,单侧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双侧性见于颅内肿瘤,脑压增高脑症形成,脑膜炎,海绵窦血栓形成,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病,梅毒等。(4)肌性疾患性睑下垂,可见于重症肌无力或进行性肌萎缩。(5)肉毒杆菌中毒,铅中毒,毒蛇咬伤均可引起。(6)眼睑局部变引起的睑下垂,常见于沙眼、肿瘤、炎症、泪腺肿瘤等。7、眼脸闭合不全主病:轻者反暴露角膜下方的球结膜;重者角膜暴露在外,可见于下睑外翻、睑疤痛挛缩,眼轮匝肌瘫痪,眼球突出,昏迷,三叉神经麻痹,面瘫等所致的角膜感觉消失或瞬目反射消失等。8、眼外翻主病:正常眼睑位置是睑结膜和泪点皆位于眼球表面相贴,睫毛外翻(不刺向眼球表面)。如果离开眼球表面,甚至向外翻转,脸结膜外露称之,常见于下眼睑轻度者,仅产生溢泪症,严重者则出现睑闭合不全,长久则可引起角膜炎,眼多翻,常因睑皮肤疤痕痉挛、沙眼、面瘫或某些老年人皮肤松弛。9、睑内翻主病:睑内翻可因眼轮匝肌的痉挛性收缩所致,如见于眼的急性炎症;或因沙眼、外伤等所致的睑结膜或球结膜下组织疤痕挛缩之故。10、眼睑色诊:《灵枢.论疾诊尺》曰:“赤色病在心,白色病在肺、黄色病在脾、青色病在肝、黑色病在肾”。(1)眼睑皮肤微肿,眼板微红、无眼屎,愁眉不展,面无光彩,多为情绪急燥,身处逆境,心有虚火之兆。(2)睑结膜淡白,面色无华,主贫血及气血不足,亦主寒证。(3)眼睑皮肤淡白,轻度浮肿,伴有气短心悸,语言低微,自汗无力,主脾胃虚寒,气虚血亏诸证。(4)眼睑紫暗瘀肿,提示气滞血瘀及外伤。(5)眼睑青色水肿,结膜红赤,眼屎多胶粘,主热诸疾。(6)眼睑微红,眼涩羞明,伴有五心烦热,怕热喜凉等提示阴虚内热,眼干燥症。(7)眼睑及眼角青灰色,或有色素沉着,提示患有肝病。(8)过敏晕征,又名黑眼圈综合征。患者眼眶下色较暗或微肿,可见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而过敏晕征的形成可能和鼻、鼻窦粘膜肿胀、静脉回流不良有关。(9)眼睑微肿,睑结膜发红干燥、眼涩,提示失眠,思虑过度和熬夜过多。(10)沙眼,出现上睑,结膜充血,血管模糊,睑结膜上乳头肥大,粗糙不平,滤泡为半透明状,呈圆形,重者眼结膜有疤痕,睑内翻倒睫,迎风流泪,自觉异物感,灼热感,羞明怕光,视力下降。(11)睑结膜出血,多因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12)睑结膜有出血点可能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13)眼睑皮下瘀斑因外伤所致的眼睑皮下瘀斑,应分清直接外伤性与间接迁移性瘀斑。直接外伤出血,当时即出解红色,大小不等,不受眶口边缘所限。迁移性瘀斑所出现的“黑眼圈”征,往往出现于下眼眶,而后才能出现于上眼眶,故下睑的青紫色瘀斑,如非同局部或直接外伤,应考虑有眼眶骨折或眶出血,颧骨或上颌骨骨折的可能。(14)眼泡灰黑的妇女,多因经带之疾,如白带,崩漏,闭经,痛经等。下眼睑黑,经期常见。患失眠症或夜斑干工作者也可看的,多数伴有肿胀。下眼睑和泪道,显示精力的经弱,下眼睑浮肿发亮,也是怀孕的证候,左侧浮肿怀男孩可能性大。(15)目胞色灰暗者,多属肾虚;目胞包青者多主痛症,为肝病。(16)眼胞上下鲜明者,是痰饮病,眼胞上灰暗色为寒痰;目下灰黑为寒饮;眼黑夹赤为热痰。(17)眼上下有青色晕或眼圈灰暗,多为疲劳,失眠或情绪抑郁。五、巩膜望诊1、从色泽判断疾病的部位(1)白眼球呈蓝白色,主要见于儿童和孕妇。这些人眼白发蓝,外观显得干净漂亮,其实这是贫血的表现。凡患有重度贫血者,眼巩膜都是蓝白色。(2)白眼球出现绿点,多半是患有肠梗阻。(3)白眼球变黄,提示出现黄疸,黄疸是由肝病或胆道疾病,妊娠中毒及一些溶血性等疾病引起的。(4)白眼球常有出血片,这是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信号。(5)白眼球有小红点出现,这是毛细血这末端扩张的结果,最多见于糖尿病患者。(6)白眼球充血发红,常因细菌、病毒感染发炎引起。降了两眼发红,还有分泌物,发痒,异物感和眼疼等症状,医院眼科诊治。另外,严重失眠者,心功能不全者,高血压的人发生脑溢血及癫痛发作前,都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的症状,如果单侧眼白发红,提示可能受到性病感染。(7)白眼球上出现蓝色、灰色或黑色斑点,多半是肠蛔虫症。(8)白眼色青是身体某个部位疼痛的片象,如果局部呈青蓝色,而且稍突起状似葡萄,那是“火疳”症(类似前部巩膜炎)。青蓝色均匀地弥漫整个白晴,一般是先天的特异,与生俱来,多见于儿童。(9)白晴赤肿,胞脸也肿起如桃,眼屎胶粘,泪液微黄,眼珠疼痛,是为风热眼,红眼病。(10)眦内赤脉如缕,白晴表层变厚,逐渐形成三角形的胬肉,这叫胬肉攀目。(11)白晴鲜红,多为新病,急病热病。(12)白晴紫红,多为新热入营,灼津为痰,灼血为瘀。(13)白晴深红,表示症状加重,加深,也表示病情恶化,由表入里,入中脏脏。若出现于球结膜上为腑病,出现于巩膜上为脏病。(14)白晴红中带黑,多为新病久治不愈,入里化热,热炽血滞,瘀血内生。表示病程长,瘀血重,正气始虚。(15)白晴红中带黄,黄为有胃气,亦为瘀血化解后的表现,此为病情好转,病势减轻。(16)白晴血丝淡黄,为病将愈,或该病症消失。如果血丝淡黄略红,为病情虽好转,但尚有余热未清。(17)白晴暗灰色,为陈旧性病灶。多见于肺结核,肝炎等病愈后的“烙印”。(18)白晴浅淡,为虚证,寒证,为气血不足,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血丝多而乱为有病,血丝少而直为正常。2、从形态判断疾病的部位(1)白晴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疾程长、多有心脏病、慢性肾病损害等。(2)白晴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症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3)白晴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范围,说明该部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如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4)白晴的血丝延伸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瘀血点分隔开,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等。常见于颈椎病、辆卵管闭塞、脉管炎等。(5)白晴上的血管若呈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等。如痔疮,可以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别痔核的多少大小。(6)白晴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急病、新病。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7)白晴呈片状青紫斑,像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证(虫积除外)。提示患有该部位的胀痛症状,多提示有肝气郁结症状。如见于女性则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8)白晴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往往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症。提示病程长,症状程,损伤大。可见于肝硬化,陈旧性损伤。如见于儿童,则多提示有虫积。(9)白晴上有一种比黑色稍大的黑色圆圈,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瘀血症状,而且提示象部位已有包块状肿块出现。(10)白晴上见到螺旋状血管,表示驱体内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或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以疼痛、刺痛、灼痛多见。部分癌症病人也常见。(11)白晴有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者风痰,疼痛性质及发病时间等。白睛青紫色血管浮起,在血管末端有瘀血点色较黑,如针尖大小,提示体内有伤;若瘀血点不在血管末端,或离开血管、或在血管中部,均无诊治价值。报伤点出现在左眼,为身体左侧有伤;在右眼者,为身体右侧有伤,在瞳孔水平以上的,提示伤在脐水平线以上(主指腰背、上肢、肩周、头部),其中腰部报伤点多在瞳孔上方稍偏向内侧,瘀血点亦多近瞳仁;脊柱的瘀血点多后中;肩部和上肢瘀血点多偏外侧。下肢的血丝相对上肢长,且多超过瞳仁水平线,并多偏向瞳孔外侧,有学者认为两下肢俱伤时,血丝呈中断跳跌状态。报伤点出现在瞳孔水平线以下时,则主要反映脐水平线以下(主要批双下肢、骨盆、胸部)。伤在乳头上内侧,胸骨旁者,瘀血点偏于内侧;伤在乳头上方外侧及锁骨窝下,瘀血点偏向内侧;伤在胸骨柄两侧者,则呈“丫”形血络分叉,瘀血点位于分叉的末梢,报伤点在眼的多位,按瘀血点上下次序,分为表示腋后线,腋中线及腋前线。报伤点出现于眼的内位,提示外侧胸胁受伤。3、白晴诊断寄生虫病(1)白晴任何部位呈现蓝黑色或蓝黑斑,均为蛔虫征。如在巩膜与球结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处顶端和旁边,呈现有青黑色或蓝黑色圆形斑,约有针头至绿豆大小,斑的境界多清晰,也有模糊的可多可少,不突出结膜面,如班大,提示寄生是成虫,斑小,提示为幼虫,斑多,虫多,斑少,虫少。(2)巩膜和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与絮状斑块,提示为钩虫。(3)斑块大,为感染程度较深,斑块小为感染程度较小。(4)巩膜及球结膜间的出现黑色斑点,提示为蛲虫。(5)巩膜的毛细血管的末端或弯曲部,出现黑色,青紫色,棕色,紫红色,银灰色等各种斑点是肾疾。(6)血晴血丝象树叶茎脉状分枝,表示体内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体内瘀血症,癌症病人多见。(7)自晴上部血管横行走向,呈“一”字形(一般正常人或普通疾病患者,眼球上半部血丝呈纵行,向瞳孔方向纵行走向),多为消化系统方面的严重病变。(8)白晴血丝延伸进入黑晴,或穿过眼睛,俗称赤脉贯瞳。其中以1条赤脉者为病轻,2—3条者病重,又以赤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为病急,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疾病。六、眼泪望诊1、含泪征主病,面瘫时,因不能闭眼或眼无力,不能眨眼,眼泪不能及时吸入泪囊而排出,后以总有一滴泪水蓄于眼内,形成“冷泪盈眶”,故称含泪症。见重症面瘫或重症肌无力等,冷泪常流多,多属肝虚,因肝经虚寒者,见风泪下,于风中见泪,肝气虚不能制液,故迎风冷泪出;因肝肾两亏者,为阴损及阳,泪液不制,冷泪常流,遇寒更甚。2、鳄泪症主病,面瘫已恢复者,有的在其进食嘴,嘴瞬动作时出现流泪现象,称称鳄泪症,可能是面神经再生过程中有些神经纤维误入于其他神经鞘内之故。3、溢泪症主病(1)溢泪,可因结膜,角膜或眼内疾患。(2)因眼内异物,“打哈欠”等,引起反射性泪液分泌过多。(3)眼外翻,泪点不能与眼球表面相贴,以致泪液不能进入泪道。(4)泪道阻塞引起溢泪,如泪道因外伤,炎症,肿瘤异物等压迫,狭窄或阻塞;或因鼻粘膜肿胀,肿瘤、异物等,造成鼻泪管开口阻塞,以指压迫泪囊,如有粘液或脓液自泪点内冒出,说明泪道可能是因炎症而阻塞。4、缺泪症主病未满2个月的婴儿,哭而无泪,属于正常现象。平常儿及成人缺泪,可能因泪腺分泪障碍,但多见于因沙眼所致的泪腺导管阻塞,表现为眼干涩,怕光羞明,时常揉眼,因此缺泪,无泪或缺泪,主肝肾阴虚,阴虚血亏,热病伤津耗液,目痒涩而无泪,常血少风多。5、迎风流泪兼眼痒多为气血不足,冷泪常流或眼昏,多为肝肾两虚;咳喘泪出,为风寒剧咳或百日咳等。6、眼流热泪多属起症,因肝经蕴热,复感风邪而发者,为“迎风热泪”,因肝肾阴虚,水不制火,虚火上蒸者,为无时热泪。七、瞳孔望诊瞳孔,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支配,当看近物时,两眼球向内转,两眼视线注意点交叉,瞳孔缩小,称此为辐奏反射。1、双眼瞳孔缩小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毛果芸香碱、氯丙嗪等药物的影响或有机磷类农药及毒菌中毒,以及老年人的脑桥肿瘤,脑桥出血,也可见于糖尿病。2、双眼瞳孔散见于阿托吕类药物影响,视神经萎缩所致之失明或频死时,颅脑外伤,脑血管病,重症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3、双眼瞳孔不等大见于脑肿瘤、脑疝、脑外伤、脑溢血、或颈A狭窄等。4、左右眼瞳孔极端不同,或不是圆形瞳孔,常见于脊髓结核,脑脊髓梅毒,在多发地区,应征“性病”检查,及早发现与诊治还可痊愈。5、瞳孔偏移指瞳孔偏离黑睛中心的移位现象,是由于异变节段(器官)的体积增大,导致瞳孔偏移,其规律是行循其直径方向,向有病变节段之对侧移位。此现象将提示我们在黑睛表面现象异变之前,尽早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6、瞳孔畸形,瞳孔垂直长轴畸形则趋向脑血管意外和下肢动脉炎,水平长轴畸形则趋向衰退病症,斜长轴畸形则趋向于大脑半球偏瘫或脑溢血,总之,瞳孔畸形意味着畸形侧有严重血管的、大脑的、甚至颈A的病变。7、瞳孔扁平常发于有病变节段一侧,表示该节段有重要病变,黑睛外伤或粘连时可使瞳孔形状变为不规则,有时瞳孔看不清楚,外表呈乳白色者,多为白内障。8、瞳孔变白见于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高度近视,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炳,手足抽搐等并发症)也可因外伤所致,更多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9、瞳孔变黄瞳孔发出一种夜间猫眼的黄光反射,为视网膜母细胞病,多见于1~8岁小孩,恶性高,少数见于眼内化脓,玻璃体积脓等。10瞳孔变红常见于眼外伤或某些眼内疾患,根据眼内出血的多少可有不同的形态,视力可有不同程度损害。11、瞳孔发青当眼压(眼内容时眼球壁压力)过高发生青光眼时,可由于角膜发雾水肿,及眼内一系列改变使瞳孔出现一种青绿色反光,青光眼即由比得名。八、虹膜望诊1、虹膜结构与疾病(1)虹腹上的缺损较浅,呈浅黑色,提示病在浅表层,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虹膜上缺损较深,呈深黑色,提示病损到深层,表示病程长,症状重;虹膜浅黑色,提示陈旧损伤,说明症状已得到控制,正处于恢复或已恢复阶段;虹膜呈深黑色,底部根深,提示病情加重,并正在发展。(2)空隙虹膜结构,与遗传损伤有关;虽为先天因素所致,但能提示患有先天发育欠佳(甚至是有遗传缺陷)或抵抗力差。(3)纤细虹膜结构,趋于脱矿质病和炎症,又称淋巴性体质(即指趋向于酸性素质和血液稀薄素质)。(4)色素虹膜结构,虹膜呈棕褐色素堆积,纤维不易分辨,属于血源性体质。趋于碱性和粘稠血液素质,提示营养不良,消化紊乱和过度疲劳的一种征兆。如痛风危象,胆固酸增高,肥肝病等。(5)虹膜组织疏松,为老年人衰退和信号。2、虹膜颜色与疾病(1)虹膜结构明晰,色浅淡,为急性炎症与脱矿质,或器官停滞迹象,属气血两虚。(2)虹膜色彩浓厚、变暗,为慢性损伤,属气滞血淤。(3)虹膜色彩浅谈,甚至出现苍白区,多为急性炎症,如在膀胱、尿道区出现,多提示尿路感染。(4)虹膜色彩泛淡,有昏暗区时,可能是严重疾病造成的,或预示癌变的信号。3、虹膜上的斑点、穹窿与疾病(1)毒性斑点,这种斑点以颜色很深的沉淀形成位于虹膜肉状结构面上,其外观为边缘清晰的多角形。这些斑点给人以一个似乎未曾与虹膜接触的影响,仿佛一个海绵沾污了玻璃表面。表示一个器官暂时中毒状态(环境污染中毒,烟草中毒、酒精中毒,滥用药物)。当它们长期存在时,则相当于银屑病(牛皮癣)、心血管病、癌症。有时甚至要考虑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反应。(2)残余斑点,虹膜上一些陈旧性,残留的斑点,即一些小小的浅黑色斑点,提示该部位所示的器官病理过程的结束。但应予以有效的监视,不断的复查,以便及早发现可能复发的疾病。4、色素沉着与疾病斑点呈色素颗粒状堆积,孤立地散在于虹膜表面,如果斑点呈示:(1)金黄色素:意味着器官脆弱;(2)淡黄色素:意味着化脓性感染;(3)暗黄色素:意味着中毒(4)绿色素:意味着结核病或绿脓杆菌病变;(5)暗绿色素:意味着怎性疾病的可疑,尤其在呈鱼胆形态时更好此;(6)红色素:意味着出血,如果咸小洼状密集于虹膜表面,说明出血正在进行。(7)苍白色素,若在虹膜多周出现苍白点,多是淋巴结炎。(8)黑色素:比虹膜(棕黑色)更深黑,分部在虹膜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此信号常见于该部位的器质性病变。5、虹膜上的条纹异变与疾病(1)辐射状黑变线,若在虹膜裂隙出现车轮状或辐射状黑线,表示在它们所出现的那个身体阶段,有某种程度的神经紧张,如手术后,伤后或治疗后构成的神经痛证。如果出瑞虹膜的12点处,就意味意全身无力状态,极度疲乏。此种情况常呈扇形。(2)白色同心环,提示有痛性痉挛及挛缩素质。如果环位于左眼虹膜上,尤其在脑区颞部,应考虑到心脏异常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虹膜上找到5个以上的白色同心环时,就要怀疑是心绞痛、心肌梗塞、肾绞痛、胆绞痛、肝区痛的可能。如虹膜外周有一圈同心环存时,多为关节炎的表现。在以上辐射状同心环的条纹间的虹膜纤维变厚且呈绿色时,就是关节炎。若在虹膜外周边的有1-2个白色不完整的圆圈,多见于曾遇交通事故、创伤或受恐吓者。因其与精神紧张、焦虚、恐惧等有关,故称“惊恐圈”。6、虹膜上陷窝、缺损与疾病虹膜上出现隐窝或穹窿,即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凹陷,散布于各个区域,意味着有机体功能的缺损见于多个器官的损害,慢性贫血患者,也见于先天性缺陷。如果穹窿的底是张开的,就要注意多疾病的演进,如果穹窿的底是关闭的,说明损害已稳定,但仍不可放弃监护。在虹膜面上若见到缺损,特别是在虹膜上方见到缺损,则多属于颅脑外伤病人,或脑供血不足者。若虹膜上的缺损较浅,呈浅黑色,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若黑晴上缺损较深,呈深黑色,表示病程长,症状重。7、虹膜与疾病虹膜是形体各部不同器官节段投影的相对区,每侧眼的虹膜,可划分多个节段,每个节段分别确切地代表相应器官的投影,躯体中线部的器官共属两侧虹膜的投影节段。九、眼底望诊(1)视神经乳头色淡或呈白色,多见贫血、肾炎或视神经萎缩。(2)视神经乳头水肿,提示额叶肿瘤、脊髓肿瘤、颅骨骨折、脑脓肿、脑出血、脑动脉瘤、团珠结核、梅毒瘤、脑膜炎、脑囊虫或严重的高血压、贫血、白血病、肺气肿等。(3)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出现近似垂直之状,动脉经过静脉之处,静脉局部狭窄,出现被压凹痕或呈断续之状或有移位现象,为动脉硬化。(4)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处的压迹,多见于高血压。(5)视神经乳头处动脉膊动,见于眼压增高,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或突眼性甲方状腺肿等症。(6)视网膜小动脉呈不规则螺旋状弯曲,是小动脉硬化。(7)视网膜动脉明显变直,是动脉粥样硬化。(8)视网膜静脉极度扩张,是各种类型的重度贫血。(9)视网膜所有血管,尤其是脉高弯曲,管径变宽,中央反光呈白色条纹,为白血病。(10)视网膜血管显著充盈弯曲,静脉呈黑紫色,为先天性心脏病。(11)视网膜血管呈白色反光,甚至暗淡不明,为脂血症。(12)脑部和眼度血管多呈瘤样扩张和弯曲,状如腊肠,是血管先天性畸型如林——汪赫培氏病和视网膜动脉瘤。(13)视网膜血管痉挛,为血管神经不稳定的青年人,伴有偏头痛和暂时性不全黑蒙。(14)视网膜血管管径局限性狭窄,为视网膜动脉硬化。若全部小动脉持续性狭窄,重者状如细铜丝或银丝,单出现血和渗出质,预后不佳。(15)视网膜透见脉络膜血管和白色的巩膜,为白种人或白化病。(16)视网膜有黑色素,多为脉络膜炎症,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7)黄斑区水肿、出血、溶出、色素分布紊乱,变性和裂孔等为内因性疾病

三角眼——阴险。

金鱼眼——色鬼。

眯眯眼——心善。

凤眼(桃花眼)——心狠。

死鱼眼——说坏话、放冷箭、小人。

眼睛又大又圆——一见钟情。(树欲静,而风不止)

瞳孔大——肾阴虚。

瞳孔小——肾阳虚。

瞳孔下方有红血丝——胃肠问题。

瞳孔上方有红血丝——睡眠不足、压力大。

瞳孔内眼角有红血丝——想心事。

瞳孔外眼角有红血丝——子宫问题、内分泌失调。

红血丝很多——白带问题。

月经量非常大——子宫瘤。

月经量小——益母草、逍遥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lcjc/5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