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华医药》栏目,连续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祖国的传统中医中药,获得好评如潮。海外的华人华侨通过电话电邮,向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组咨询中医艾灸......
艾草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时采摘,因为这一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之时,所以说艾草也是最补阳气的。
中医理论认为: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诸病,皆因寒湿”“寒湿乃百病之首!”艾灸能补气助阳、温益脾肾,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老;“元气”又称“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意思是说:“艾草是吸收的太阳的真阳之火,可以振奋唤醒人的元气,挽回人的生命。
宋朝的大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讲:“保命之法,艾灼第一。”意思是说:“人的真气主宰着人的生命,真气足人就强壮,真气不足人就会生病,真气没了人就死了,保全性命的方法中,首先就是艾灸。”
《扁鹊心书》中云:“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中脘、关元、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意思是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就会越来越少,因此会造成手脚冰凉,气虚背痛,行动不便,平时要经常灸足三里穴、中脘穴、关元穴、命门穴,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可以长命百岁啊。”
艾叶是古来称万病预防退治的神医药草。《本草纲目》等记载艾叶药性温热,味苦辛,归脾经、肝经、肾经,通12条全身经络,祛寒温经通络,益气活血,止痛,升阳举陷,补虚因脱,逐湿邪气。
艾叶含有各种无机质、维生素及抗癌叶绿素等含量丰富,是天惠的无公害碱性植物,它能改善酸性病毒体质,强化免疫力。
而艾灸,是将艾草药效发挥的最大化的最有效地医术。可行气通络、扶阳固脱、祛风湿、止疼痛,御外邪的奇效。
1.消除疲劳,改善睡眠
艾灸还能促进颈项部盒头部的气血运行,改善由于气血不能上达造成的失眠、健忘。
2.排毒养颜,美白润肤
皮肤疾患主要与肺有关。肺主皮毛,养颜美容必须要调理肺脏,只有肺的胜利功能正常,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肤质,延缓衰老。艾灸是天然和绿色的养生方法。燃烧后的艾叶发出芳香气味,经鼻吸入,泌润心肺,促进体内垃圾和毒素的排出。若有针对性地施治于人体经络特定穴位,还能缓解某些劣质化妆品的副作用,排出铅或一氧化碳废气,维持皮肤的保水、保湿功能,使女性由内到外的散发健康和自然美。
3.清除冷感,改善性功能
通过艾灸对人体产生温经通脉的作用,可以对男、女性生殖器官养护,从而达到以下功效:养护卵巢,改善由于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引起的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等。调养子宫附件,改善由于妇科炎症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移位等,预防和调治乳腺增生、乳腺炎及乳腺肿瘤等。
4.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
灸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偿能力,从而强壮人体正气。取穴施灸时,艾燃烧产生的红外线可激发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共振效应,促进经气运行,产生循经感传,为正常细胞、免疫活细胞及能力缺乏的病态细胞输送活化能。
艾灸可以治疗四百多种疾病,而且疗效确切。神妙的艾灸还能预防治疗各种慢性疾患和全身病,其临床事例如下:除去体内恶臭,动脉硬化,血压调节,口腔炎,宿醉;促进高脂血症者的脂肪分解,防止肥胖;并能安胎温子宫,顺调气血流通,利肝胆等五脏六腑;湿疹,肿胀,疥癣等各种皮肤病;腹部冷痛,腹部胀满,四肢无力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痢疾,泄泻;筋肉痉挛,四肢痉挛,颜面痉挛,四肢麻痹,颜面麻痹,全身麻痹,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呙斜;月经不顺,生理痛,崩漏,冷带下症;
不安焦躁感,强迫观念,恐怖感,阳气虚弱,多梦,不眠症,癫痫,癫狂发作,尸厥,全身强直,疝痛,头痛,齿痛等神经系统病患;胃癌,肝癌,胰脏癌,肺癌等各种癌症;肿瘤,癞病,梅毒,淋疾,脑肿瘤,白血病,痛风,咳嗽,发汗,解热,支气管炎,喘息,肺结核,肺炎,感冒,利尿,妊娠中毒症;全身浮肿,子宫肿瘤,筋肉麻痹,各种炎症,肾脏结石,黄疸;各种呼吸系统疾患,脚气病,补血强精作用,过食,消化促进,呕吐,眼充血,日射热病,打嗝,慢性胃炎,头皮屑,圆形脱毛症,秃头,不孕症,瘊子(各种疣),自汗,盗汗,连珠疮,瘰疬,恶心,腰痛,胃炎,急性食滞,气滞,耳鸣,耳聋,失语症,言语障碍,中耳炎,蓄脓症,咽喉肿痛,痔疾,刺伤,吐泻,霍乱,痛经,扁桃腺炎,慢性疲劳,疟疾,肝炎,肝脏解毒;利尿,促进体内各种异物质、宿便等毒素排出体外,脂肪肝,间歇热,健胃,结核热,化脓性肿胀;新鲜艾叶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