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怡在妈妈的陪伴下在我这里就诊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我对当时的情形还有很深的印象。
那天不是周末,六岁小怡的妈妈看上去有些疲惫和憔悴,满脸愁容,进门后在我面前摊开了一大摞病历,哇塞!从眼前节到视神经,各种眼科检查报告单一应俱全,另外还有颅脑磁共振和眼眶CT检查…………。
从这些报告的时间和地点来看,三个多月中小怡在妈妈的医院,排队于各个检查室,用了一堆的眼药水和口服药……。且不说花了多少钱,这对母子和他们的家庭成员身心经历了什么,不得而知。
小怡妈妈向我娓娓道来,三个月前,在与同学玩耍的过程中小怡的右眼被同学的手戳伤,并出示了当时受伤时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孩子的右眼睑水肿,皮下有淤血,据当时的就诊记录记载,小怡的视力0.4,左眼1.0,经过治疗,受伤的眼逐渐消肿了,但视力却没有改善,相反,小怡的另一只眼视力也下降了,之后就有了那一摞检查报告单。
我认真复习了小怡既往的检查报告单,都很正常,接下来仔细为小怡检查了眼睛,并无异常发现,但在与小怡母子的交流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来自小怡妈妈对小怡的无形压力,小怡妈妈“祥林嫂”式的抱怨,反复地描述孩子被打伤时的情形,以及对小怡今后生活的担忧,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我私下安抚了小怡妈,分析道:孩子当时只是一只眼受伤,伤情并不重,颅脑磁共振检查及眼眶CT检查并无异常发现,因此,小怡另一只眼视力也一并下降的依据严重不足,不排除因为家长的焦虑情绪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与小怡聊了一会儿家常,拉近与小怡的距离,赞扬小怡的眼睛长得很漂亮,打消小怡对视力不好的顾虑,并亲自为小怡检查视力,查视力之前承诺如果小怡的视力好,就给予奖励………。
小怡在我的赞扬声中一排排地辨认出视力表中的E字开口,直到1.0。
看到小怡妈妈诧异地表情,我私下里与其交流,小怡的表现为心因性视觉功能障碍,解决的方法主要不是药物,而是靠医生与亲属共同努力,从患者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并诚恳地指出,小怡妈妈目前对小怡眼睛状况的过度焦虑很有可能是导致小怡心因性视觉障碍的根源,因此,解铃还需系铃人。
目睹小怡妈妈如释重负的样子,我在想,世间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有的孩子双眼高度远视、近视、散光,裸眼视力不到0.1,家长却视而不见。相反,还有的家长面对孩子一次很小的外伤就如惊弓之鸟般的惶恐,四处就医,有意无意地对自己的孩子,对医生造成暗示,导致过度的检查和治疗………。家长对疾病极左和极右的态度都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类似小怡这种心因性视觉障碍的孩子在临床上并不太少见,部分患者有轻微眼外伤、情志不畅等诱发因素,这种病往往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患者表现为最佳矫正视力低下的一种综合征,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频繁眨眼等眼部伴随症状。与成人相比更具有多样性及变化快的特点,除做好心理疏导外,还可以配合药物暗示疗法,如给予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眼药水。患儿点药后会有舒适感,舒缓眼部不适症状,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疑似心因性视觉障碍的患儿要与家长充分沟通,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接诊医生要与患儿亲密的语言交流,恰当地肢体抚触,与其交朋友,缩短与患儿的距离,用诱导法、激励法反复耐心地为患儿查视力。往往收到满意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