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医28年,医术、医德、科研、教学、学术等均享誉省内外,他给人的印象总是那麽儒雅健朗,充满神采!他医院院长刘斐。
这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三
跟随笔者走进刘斐院长忙碌而平凡的一天
7:30经过刘院长办公室,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也许是在查看前一天患者的病例,也许是在为今天的讲座备课……
8:00住院部早交班准时开始!夜班医护人员重点汇报住院患者的夜间情况。随后,刘院长分析指导疑难患者后续的诊治方案,并布置科室新的一天工作。
早交班结束后,刘院长认真为术后和术前患者做眼部检查,紧接着转移阵地继续接诊复查的患者。
8:40进入屈光手术室,准备连做五台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刘院长平均每周帮助近20人成功摘掉眼镜,目睹每个近视患者实现蜕变的喜悦,不亚于产科医生每日迎接新生命的幸福感。
在手术区,严格按照手术消毒流程进行消毒。穿上无菌衣,带上无菌手套。
手术开始之前,刘院长跟小伙伴们有说有笑,为手术室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秒变专业大BOSS~
偶遇一对有爱的母女结伴而来,为了消除妈妈的顾虑,同时缓解女儿的紧张感,刘院长特地让工作人员开启“透明手术室”模式,让妈妈看到女儿的手术全过程,还时不时安抚术者“放心,妈妈就在外面看着你,没事的……”怪不得美国医生特鲁多说,医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9:40结束手术,刘院长走出手术室的步伐依然匆匆。原来,刘院赶着去给民政干部讲授眼科知识。
作为一个眼科专家,刘院长总是尽可能向身边的人强调爱眼护眼的重要性,宣传“预防胜於治疗”、“病从浅中医”的理念,可见他对此次讲课的重视程度。
我们的车穿行在楼宇绿树红花之间,此时坐在副驾驶的刘院长并没有闲暇功夫欣赏窗外的风景,抓紧时间完善待会讲课要用的PPT,力求精益求精。
10:20讲座开始,刘院长深入浅出地为大伙讲解了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常见病的症状、防治及保健知识,并告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眼部保健常识。持续一个多钟的授课,刘院侃侃而谈,金句不断,时而吊起观众的胃口引人全神贯注,时而点中观众的笑穴令人捧腹不止……
“虽然今天的讲课惠及的只有在场数百人、但藉由你们的力量把眼健康的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就好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颗小石头,製造出一个小小的涟漪,荡漾开去便会不断扩散。”
这些举动纯属义务劳动,没有任何的回报,但刘斐院长总是愿意全情投入、乐此不疲。
11:30走下讲台,顾不上主办方的午饭邀约,刘院长坐上了回院的车,“快,还有台手术在等我”,然后一边电话通知一会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做好准备,感觉整个过程无缝链接,相当紧凑!
12:00刘院把我关在手术室门外,最后留下一句“你去吃饭吧,手术跟上午的一样”。小小关怀让人倍感温暖。然而我们可敬又可亲的刘大夫中午也许仅剩十几分钟的休息时间,下午依然是满满当当的手术行程……
下午有个疑难手术,刘院正与主任医师一同作术前精细准备与评估,制定周密完善的手术方案。
刘院拿起患者不同眼位的检查报告,一会若有所思眉头皱出一个wifi,一会似是计上心来嘴角上扬……14:30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刘院长在纸上圈了圈便敲定手术方案,手术室走起。
这是一个被木板弹伤的眼外伤病人,前房有大量玻璃体,睫状体已脱离,手术进行起来有些棘手,但完全难不倒我院强大的眼底病专家团队,为病人行睫状体复位术ing……
刘院长施展拳脚的舞台正是平均直径只有2.3cm的眼球,关系到患者眼睛是否能重见光明,在这片动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地方,刘院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却又坚决果断。远观手术中的刘院长,凝神专注,精雕细琢,“匠人模式”上线,有种时空静止的错觉。
顺利完成手术后,紧接着刘院长来到隔壁的手术室,和叶健章主任一起参加飞秒角膜移植手术,术者是个16岁的少年,患圆锥角膜病,此次角膜移植手术的技术性突破在于采用飞秒激光作为切削工具,辅助完成角膜板层移植手术,这给原本难度较大的角膜手术又加大了难度,而东莞此前从未开设过此类顶级眼科手术。
18:30走出手术室,门外是患者妈妈焦急等待的身影,刘院长上前安慰道,“别担心,手术很顺利”。
我还要留下采访这位妈妈关于患者一些情况,可惜没能跟拍到刘院长之后的行程,也许是在跟科室医生讨论患者病例,也许在办公室研读国外医学书籍,也许为一万步的目标在虎英公园暴走着……
采访手记“没有爱,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我喜欢旅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走过那么多美景,我觉得最美的风景还是看到患者重见光明后喜极而泣的感动……”刘斐院长说得淡然而真诚,我想也道出爱尔人心中最真实的表白。刘斐院长摄影作品dgaier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