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意外受伤后的急救处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少不了意外伤害。

比如:擦伤、烫伤、挫伤等,甚至发生骨折,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储备一定的应急处理知识,本文总结一些意外伤害的处理要点,一旦遇到类似危险,希望家长们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将伤害降到最低。

烫伤

1.快速将孩子带离热源。

2.采用“冷疗”的措施,将孩子的烫伤部位用冷水持续地冲洗,或者是将孩子的烫伤处放在盛有冷水的容器中,连续浸泡半个小时,以脱离冷源后疼痛明显减弱为主要标准,这是烫伤之后最好的医治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的烫伤部位在眼睛、耳朵、鼻的周围,就不适合用冷水直接冲洗了,而是需要用冷毛巾降温。

3.对于烫伤部位,禁止用手揉搓、按摩、挤压等,也不要急于用毛巾擦拭,伤口处的衣裤应该用剪刀剪开,避免表皮剥脱加重皮肤烫伤。

4.如果出现水泡,医院进行处理。

5.创面不适合使用红药水、紫药水等有色药液消毒,以免影响医生对于烫伤程度的判断,也不要使用碱面、酱油、牙膏等物品涂抹,避免因为感染而加重烫伤。

6.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清洁完伤口之后,不需要包扎,要让烫伤部位裸露在外,和空气接触,随时保持烫伤部位的干燥,这能够加快伤口的复原。

7.孩子的烫伤如果超过了体表总面积的5%,那么在早期进行急救处理之后,还要立刻带着孩医院继续治疗,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造成不好的后果。

8.对于那些烫伤比较严重的部位,尤其是头部、面部、颈部等,因为随时都能引起孩子休克的症状,医院救治。

擦伤

擦伤是指外伤擦破表皮的伤口。

对于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可用湿纸巾或清水将伤口擦洗干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然后涂一层外用消炎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好。如果擦伤面积比较大、伤口上沾有无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等,或受伤部位肿胀、严重疼痛、周边机体组织破碎、血流不止,或受伤在重要位置(如脸部),建议立即送医。对于大而深的伤口,更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切割伤(划伤)

切割伤是刀、剪、玻璃片或锋利的器具造成的损伤。

正确的处理方法:切割伤最多发生在手部。首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稳固而轻柔地按压在伤口上至少5分钟,切勿在按压途中将毛巾拿开查看伤口。5分钟后,若仍有出血,可以延长5分钟。大多数情况,可依靠压力止血。如果15分钟后血还没止住,或伤口每隔片刻就有出血,可能伤及动脉血管,应立即送医。血止住后,可用淡盐水和肥皂将伤口清洗干净,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最后用绷带包扎固定。

特别提醒:如果是面部伤口或伤口裂开超过1厘米长,医院进行缝合治疗。因为割伤在6小时内可以缝合伤口,促使伤口愈合和减少伤口感染,减少疤痕形成。不要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刺激伤口,这些消毒剂会杀死伤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细胞。不要在切口面使用抗生素药膏,这类药物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刺伤

被钉子、针等锐利的物品刺伤,一般会有少量血流出,因为伤口窄、深、细菌不易被排出,很容易引发炎症。在紧急处理伤口时,需要挤压伤口,流出一点血,同时细菌也会被排出。假如被刺伤,刺伤无论伤口多小,都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务必要及时就医,注射破伤风针。如果木刺、竹刺等异物留滞在皮下,可用在异物所处的皮肤部位放一块冰,使皮肤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过的针轻轻挑开皮肤,使异物暴露出来,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异物夹出来。

如果导致刺伤的异物是玻璃碎片或是铁钉断在伤口里,应让孩子马上停止活动,一定不要在家自行处理,医院,通过手术清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流血更多甚至损害内脏、血管,神经。

挫伤

挫伤多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淤血。淤血多是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在完整的皮肤上出现青紫肿痛。以前常用“揉散”来处理这类情况,但这样做一方面越揉越易出血,由于不定位的用力,不断挤压,把更多的血液压迫到血管外,使肿块增大:另一方面越揉越痛,此时外渗至皮下的血液已属异物,而且皮下神经丰富,因此使疼痛感明显加重。

正确的处理方法:

第一步:休息受伤后马上休息,可以促进较快地复原.减少疼痛、出血或肿胀。第二步:冷敷15-20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后再敷。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肿胀、疼痛及痉挛,伤后两日内每天使用冷敷至少3~4次。第三步:加压先用干净敷料盖住伤口,用手、绷带等压迫患处,可减缓伤势恶化。第四步:抬高把伤处抬高于患者心脏高度。

特别提醒:头外伤后应密切观察72小时,头外伤后若出现恶心、呕吐、嗜睡、没精神或异常烦躁、哭闹,安慰不起作用时,医院就诊。

扭伤

多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常范围的活动,造成四肢关节或躯体部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的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等情况。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处理方法同挫伤

特别提醒:脱臼和骨折有时会被误认为是普通扭伤,如果不能准确判断,要及时就医。

骨折、脱臼

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即骨的断端已露出皮肤外:闭合性骨折是指皮肤完整无损,这类骨折经常出现,而且往往容易被忽略,延误治疗。外伤后,父母可轻微碰触孩子受伤的部位,如果触摸会引起孩子剧烈哭闹、拒绝触摸,表情异常痛苦,并且受伤的关节活动受限,受伤的身体部位出现肿胀,或有异常的折角、隆起、青紫、淤血等,可初步判断为有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或脱臼,家长要尽量减少对受伤身体部位的移动,以免骨折、脱臼移位引起神经血管的损伤。如有出血用消毒纱布压迫伤口止血,伤口用消毒纱布覆盖。就地取材,可以用硬木板片或杂志临时固定在骨折处,再用绷带包扎固定,以防进一步损伤。家长在做完这些紧急处理后,要医院治疗。

动物咬伤

被狗、猫等动物咬或抓伤后,切忌像被毒蛇咬伤一样对伤口进行挤压,以防狂犬病毒以更快的速度进入神经系统。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涤剂彻底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在彻底冲洗后,用碘伏或双氧水涂抹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家长在做完这些紧急处理后,都医院进一步治疗。如果被没有预防接种过狂犬疫苗的,被可疑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并使用破伤风抗毒。

异物入眼

灰尘或者是沙粒进入孩子眼睛的时候,如果没有疼痛感,只是有些异物感的话,可以叮嘱孩子将眼睛闭上,这样可让异物随着泪水慢慢地流出来。

家长也可以将孩子的眼睑翻开,选择比较干的手帕或者是湿棉签轻轻擦拭结膜表面上的异物,也可以用温水进行冲洗。

洗涤剂进入孩子眼内的时候,可以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并且注意一定要把没有进入洗涤剂的另一只眼睛闭上,或者是用手将它捂住;如果是强酸或者是强碱等物质进入眼内,冲洗干净之后,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是铁粉等物体刺到眼睛,就需要用干净的纱布将眼睛捂住,然后立刻去看眼科医生。眼睛里进入异物之后,切记不要让孩子用双手揉搓眼睛,否则就会造成眼角膜或者是结膜的损伤。将眼内的异物取出来之后,可以适量地滴入一些眼药水或者是挤入一点眼药膏,预防眼睛感染。

医院小儿骨科全体医护人员希望每一位小孩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有建议发送至邮箱:

nice_moon

.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yfcs/7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