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讲:潘丝雨
哈尔滨医院
眼科二病房
在我们的眼球壁内层,有一层透明薄膜,叫做视网膜。它是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组成,两层之间如果出现病理情况就可能分开,称为视网膜脱离(网脱RD)。网脱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三类。
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早期会出现视物不清眼前漂浮物、飞蚊现、闪光感及幕样黑影遮挡并逐渐变大。如果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区时视力会出现明显减退,可出现视物变形、变小、变色。在查眼底的时候可以看到脱离的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常见检查项目有:散瞳后以间接检眼镜或裂隙灯,三面镜检查,如果看不清眼底时可以做眼B超确定,还有CT,眼底血管造影等。
一、视网膜脱离的基础知识
1.视网膜脱离的病因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之间积存,导致网脱。
高危因素:老年、高度近视、眼外伤、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家族史。
(2)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病变累及视网膜或脉络膜血液循环,引起液体渗出聚集在视网膜上皮下造成。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眼底其它病变如视网膜血管病变特别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其它视网膜血管炎等引起的视网膜出血,机化膜形成导致牵拉视网膜而脱离。
2.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原则
封闭裂孔,缓解或消除玻璃体牵拉。如能早期发现裂孔和缺血性疾病,尚无视网膜脱离,应尽早采用光凝或冷凝封闭,防止发展成为视网膜脱离。如需手术,常用闭合裂孔手术方式有激光、冷凝,再对裂孔对应的巩膜外作顶压术、巩膜环扎术。复杂的视网膜脱离和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选择玻璃体内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等。由于重力的作用,术中填注气体或者硅油的患者需要特定的体位,所以视网膜脱离的术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视网膜脱离的术后护理
1.疼痛管理: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部分患者除眼痛症状外,还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术后当天疼痛考虑为手术牵拉眼肌或高眼压所致,判断眼部疼痛的原因,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程度,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体位护理:注气或注油患者为帮助视网膜复位应低头或恰当体位,使裂孔处于最高位,借其表面张力使裂孔处网膜与脉络膜顶压裂孔使裂孔封闭,待吸收后可正常卧位。需要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正确体位的重要性,有利于视网膜复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有无特殊体位引起的不适,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轮流保持卧位。常见的体位有俯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时面向下座位和面向下步行位都是可以的,辅助额、颈、肩、胸、腰垫,使患者能较舒适的长时间保持头低位,尽量减少单一俯卧位引起不适,原则上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也可以局部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3.病情观察注气的种类包括空气、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有膨胀功能,术后可能引起眼压升高、眼痛等症状。硅油填充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可能有前房硅油颗粒、硅油乳化、周边虹膜前粘连、瞳孔阻滞及小梁网损伤,使前房流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行巩膜环扎术的患者也会引起明显的眼痛。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眼压升高症状,以防止高眼压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4.饮食护理手术前进易消化软食,术日禁食水,次日开始正常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忌坚果类食物,避免用力过度咀嚼,多食粗纤维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大便干燥,排便时屏气时眼压升高。
5.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不能适应术后俯卧位,表现出烦躁、不配合,对此应该讲解体位在网脱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意义。做好心理护理,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6.生活护理指导患者术后洗脸洗头时避免水及刺激性液体进入眼内。多数网脱的患者会有明显的视力下降,协助病人生活护理,满足生活需要,将生活必需品置于易取处。
三、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健康指导
1.术后恢复期一定要遵医嘱继续坚持体位;并且在恢复期内勿剧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抬或抗重物、跳水潜水踢足球等体育运动,尽可能避免眼外伤和头部震荡,以防止再次网脱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控制血糖,高血压控制血压)
3.正确使用眼药水
4.术后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用眼过度;看电视、手机、书要适当,注意劳逸结合。
5.注意用眼卫生,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如有眼部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及时复查。
6.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含激素类的眼药应注意眼压的改变。
7.嘱患者按时复查,如有出现眼前黑影、复视、闪光感、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异常症状及时就诊。
本期编辑:张劼琳王鹤霖
本期主讲:潘丝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