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眼科专家王怀洲青光眼类型复杂,要对症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我国是世界上青光眼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该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所以约九成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而且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很多患者在确诊时为时已晚,最终丧失了光明。

总的来说,青光眼在明确诊断后,通过药物、激光等治疗,眼压仍得不到控制、视神经损伤加重以及视野缺损继续进展,就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包括小梁切除术等,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手术时机的选择还要考虑不同因素。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主要需要考虑眼压水平、前房角关闭程度及晶体混浊情况。对于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时机的选择,多数医生主张一旦药物治疗或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无法控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达到目标眼压水平,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持续进展,就应尽早采取小梁切除术。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年龄因素,通常年龄越小,伤口愈合越快,瘢痕增生越多,术后滤过泡条件越差,手术成功率越低。先天性青光眼患儿在明确诊断后,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一般不考虑药物治疗,这是因为药物对先天性青光眼治疗效果差,患儿往往不能很好配合,且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对小儿副作用较大。对于某些继发性青光眼,如葡萄膜炎性青光眼、外伤后房角后退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以治疗继发因素为主。当继发因素控制后眼压仍不能恢复正常者,就需要手术干预。

专家介绍

王怀洲

眼科学博士,医院青光眼科副主任医师,眼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

长期跟随王宁利教授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在青光眼、白内障及高度近视眼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真空小梁成形术(PNT)、小梁网消融术(Trabectome)、express青光眼引流钉植入术和schlemm管成形术(canaloplasty)以及导管引导下的度小梁切开术等术式。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饶春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zlff/202104/6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