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寻访三段中非友谊道不尽半世纪家国情

-11-:0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陈宁通讯员鲍珍玲

寻访手记:这是三位普通浙江医生的故事,也是半个世纪里一项伟大事业的光辉足迹。

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一代代浙江医务工作者带着使命与担当,远离故土亲人,奔赴气候赤炎、疫病肆虐的遥远非洲,传递大爱与友谊。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践行我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医疗援助的长期战略,浙江自年起,先后承担了向非洲马里、中非和纳米比亚派遣医疗队的任务。半个世纪以来,先后共有53批、人次浙江医生在万里之外挥洒着热血与青春。

德艺双馨的医疗队队员们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铺展降疫巨臂,力克艰难困苦,张扬人间真爱,唱响国际人道,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精神。

让我们倾听这些过往岁月,感受同样一份家国情怀——

马里,全名“马里共和国,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马里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浙江省于年起开始坚持派遣中国援马里医疗队,不但做好救死扶伤的工作,而且带教培训当地的医务人员,从根本上解决马里百姓医病难问题。

急诊科医生王俊青没想过出国,也没想到第一次出国的目的地会是马里。

时间回到13年前。年7月21日下午2时,当他作为中国第19批援马里医疗队队员在杭州萧山机场登上波音飞机的时,他就知道自己将于这个西非内陆的古国结下不解之缘。

经过19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再经过1小时的汽车颠波,王俊青一行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医院,开始了为期2年的援非之旅。

中国第11批援马里医疗队卡地点队员由内、外、骨、妇、针灸、检验、放射、麻醉、翻译、厨师等共10人组成。

医院前身为当地政府医院,彼时,医院医疗条件落后,设备简陋,医务人员贫乏,医院仅10名医生,8名医助,而没有一名外科医生,医院最好的设备是一台黑白B超和毫安X线拍片机。

王俊青回忆道,医院检验科基本只做“三大常规”,实际情形比不上浙江的乡镇卫生院。当时的卡地镇有人口5至6万,离首都约17公里,因为贫穷落后,百姓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贫致病,许多常见病因失去最佳救治时机,有的轻症变重症,有的小病拖成大病,给医疗队的诊治工作带来不少麻烦……

几十年来,一代代浙江医务工作者在马里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声誉,因此来医疗队求诊的病人络绎不绝,不仅有马里国内远道而来的病人,甚至邻国的病人也慕名而来。

由于当时马里没有外科医生,医院外科门诊、病房、手术和急诊都由王俊青一个人照管。

在医院,一个医生每天上午门诊病人常常在50人次左右,多时达70多人次。根据医疗队规定,对门诊病人过多的科室可以实行限额挂号,可每每得知许多病人远道而来,看到他们焦急的目光,队员们也就把自己的辛苦置之度外,争取多看一些病人。

当时,卡地医疗队有一个专用手术室,骨科、外科和妇科轮流安排手术日,外科每周有两天的择期手术时间,由于手术病人很多,每月都有20余台次手术,而且预约手术仍安排到几个月以后。

为使远道而来或限期手术的病人尽早手术,王俊青尽量利用手术室的空档或休息时间多做一些手术,虽然自己苦些、累些,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听到患者及其家属发自内心的那句“Chirurgien,akagne!”(邦巴拉语,意为“外科医生,好样的!”)时,他便感到由衷地欣慰。

由于马里经济落后,很多病人延误治疗,各种巨大肿瘤多见。针对医疗设备简陋、血源缺乏等实际情况,医疗队认真做好术前准备,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管理,开展了许多在国内很少做到的手术。

两年来,中国第11批援马里医疗队共完成甲状腺肿瘤手术余例,其中巨大甲状腺肿瘤60多例;巨脾手术10例,胃癌根治2例,肠梗阻手术15例,复杂性粪瘘手术1例,胰腺体尾部肿瘤切除1例,其它腹腔内巨大肿瘤多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俊青说,队员们在开展救死扶伤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带教,加强与马方人员合作交流。马里地区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重,急需自己的医务人员。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结合当地的疾病特点及医疗设备,做好对当地医务人员的传、帮、带,使他们了解、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方法。目前,门诊助手基本掌握了常规体格检查和常见病的诊治技能;手术助手已基本胜任腹股沟疝修补和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

王俊青回忆道:两年的异国生活,没有母亲的唠叨,没有妻女的陪伴,有的只是身在异乡的寂寞和独处的烦恼,但这一切都在与马里人的交往中得以消融。

马里人的淳朴,马里人的善良,马里人对医生的尊敬都给王俊青留下深刻印象。马里人对医疗队的友好,让他在度过艰苦生活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

离开马里的13年来,援非岁月经常出现在王俊青的脑海里,让他时时想起异国他乡的生活。短暂的两年非洲生活成了他心底长久的记忆。

中非共和国,其首都班吉曾在全球城市排行榜上被列为最不安全和总体生活质量最差城市。由于该国经济状况很不好,政府和民众皆缺钱,多数患者都久病或重病才来就诊。

中国援中非医院设备条件极其简陋和药品不丰等困难,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依靠丰富的医学临床经验把疾病搞定,使疑难杂症获正确诊治,重危病人转危为安,在当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眼科医生单子昂曾分别代表中国第9批、第12批援中非医疗队,两度支援中非。

单子昂回忆,位于中医院没有眼科,医疗队员们白手起家,迎难而上。

单子昂从仓库里找出一台旧裂隙灯,经过修理调试后可使用,没有眼科手术特殊器械,就从外科显微器械里挑出几件代替,没有手术显微镜,医院有二氧化碳灭火机,就用二氧化碳冷冻吸出方法开展白内障手术,加上从国内带来的一只检眼镜,眼压计,经过半年的准备,终于可以开拓眼科业务。

中非是个眼疾病多发的国家,沙眼、结膜和角膜疾病、先天性眼疾、眼外伤、老年性白内障等非常常见。当时眼科只有单子昂一人,在有关科室两位副主任医师帮助下,医疗队很快开展了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和其他手术。

正当手术一个个顺利开展时,医院现存的三瓶二氧化碳都用完了,在中非共和国和国内一时难以补充,而医院和医疗队又没有手术显微镜,不得已就用放大镜代替手术显微镜,大胆细心地按常规操作,使手术收到了和有手术显微镜基本相同的效果。在医疗任务繁重时,还摸索出一套一人上台,独立完成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中非百姓绝大多数都很穷,拼凑点钱来看病很不容易,单子昂为了减轻病人负担,手术前做到仔细检查,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让病人少用抗菌素。为节省医疗用品,一根眼科铲针尼龙9/0号缝线,原先只能用3个病人,援非期间可分成10人用。

单子昂说,中非眼科病人多,医疗队的收费较低,来医疗队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为此进行登记,预约日期手术,均能使患者及时治疗。每日忙于医疗,经常拖班,身体也感到疲乏,但想到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又感到无限欣慰。

翻开单子昂的眼科医疗登记本:首次援中非期间,她一共诊治了例眼疾患者,进行眼科手术例,其中白内障摘除手术例……这些手术都是靠着简单的医疗设备与器械完成的,单子昂自己觉得颇有成就感。

6年8月,单子昂第二次参加了援非医疗队,又在中非。旧地重来,倍感亲切。那一年,医疗队的医疗设备有了显著的提高和充实,医疗工作方便多了,但是却多了一项更大的风险:感染艾滋病。

每天门诊排队等候的患者中,有不少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作为医生随时都将接触,怎样预防?成了我们医疗队员面临的难题。

好在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医疗队员们对疾病的传染途径及预防已经较充分的了解。只要医生保持应有的良好卫生习惯,遵守无菌操作的手术要求,手指皮肤没有破损,是不可能被传染的。

单子昂说,作为一个医生要随时保持警惕,但更应对患者有悲悯救助之情。医疗队从万里之外而来,还肩负着国际医疗救援的职责。通过反复思考,队员们渐渐解除了思想上的包袱和恐惧心理。

AIDS患者40%至92.3%可并发眼病,眼部各组织皆可受累。在中非期间,单子昂曾遇到过2例手术发现角膜反复慢性感染溃疡穿孔,同时出现晶状体囊膜破裂,晶状体全脱位,这是AIDS并发眼疾的最严重损害,文献从未见有报道。为此,单子昂还曾写了一篇题为“人类免疫缺病毒感染伴角膜穿孔2例临床分析”的论文。

第二次的援非生活又很快救过去了,期间,单子昂施行各类眼科手术工例,其中HIV阳性患者21例,手术内容增加了人工晶体植入;结膜卡波氏肉瘤切除等。

在中非短短的四年中,单子昂说,自己完成了我在祖国数十年都不可能遇到的病例。度过了人生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最难忘的岁月。体会到贫寒交迫中中非群众的生活疾苦,感悟到改革开放后祖国人民生活的幸福。

纳米比亚,非洲最后一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自年建国以后,广大人民的政治地位明显改善,但是这个国家落后的文化、教育、卫生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

纳米比亚医生奇缺,医生与病人的比例为1:,这让中国援纳米比亚医疗队队员们深感责任重大。

年4月,骆燕宁作为中国第2批援纳米比亚医疗队队长踏上了这片国土,在此后的两年里,他一直在纳国首都医院的针灸科工作。

医院医院,主要为当地普通居民服务。在正式工作的前几天,骆燕宁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着1:这个数字,他为自己能有机会帮这么多病人解除痛苦而自豪。

然而,事实出乎他的想象。

刚开诊的时候,针灸科就诊的病人寥寥无几,与隔壁的科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个星期下来,骆燕宁实在有些坐不住了:我们远渡重洋来到这个国家是来为缺医少药的群众治病的,并不是来这里闲坐的。

于是,队员们商量后,决定利用休息时间制作海报,介绍中国针灸。当医疗队在张贴海报时,他听见尤为其他科室的医生称他们为“technician”(技师),他觉得很奇怪,就向科室的纳方护士打听缘由。

她告诉医疗队,医院将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并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室,因而这里的医生不把针灸科的医生看做“doctor”(医师),而认为只是技师。

骆燕宁当时心里憋着口气,一定要让这里的医生与病人见识一下中国针灸。

海报贴出去后,病人比过去略增加了些,但是仍不算多。医疗队细致、耐心的治疗每个来就医的病人,希望以扎实而有效的工作来让当地人了解中国针灸。

骆燕宁还保留着一个纳米比亚女青年赠送的画,上面画着一朵艳丽的向日葵,当地人认为向日葵是非洲最美的花,这朵向日葵似乎给整个医疗队带来了幸运。

这个叫塞维的20岁女青年由于手术而损伤了右手的正中神经,导致右手不能握拳,更不能写字。她在针灸科门诊接受治疗了两个月后,右手奇迹般地恢复了功能,又能像以前一样写字、画画。她非常高兴,亲自画了一一朵盛开的向日葵赠送给骆燕宁。

神奇的是,这朵向日葵不仅给塞维的生活带来了转机,也给我医疗队的工作带来了转机。

渐渐的,来针灸科门诊看病的病人日益增多,节炎、每日都有四五十人次。

在遥远的纳国,医疗队不仅治疗各种关节炎、腰腿病,还治疗了高血压、糖尿病,效果十分理想。有些病人还专门从距温德和克公里以外的纳国北部欧普瓦、龙渡及欧卡哈佳赶来。

那时,骆燕宁才感受到了1:这个数字带来的工作压力,但同时,感受到的也是快乐和自豪,因为小小银针终于发挥了它的功效,而且正逐步被当地的人民所接受。

在医疗队来到纳国的4个月后,纳国的四大报纸之一《新时代》(《NEWERA》)对队员们在医院的工作进行了报道,并向读者介绍了针灸治疗的优点。

从踏上纳国土地的那一天起,骆燕宁就立志要为那里的人民减轻病痛,但却从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担负着传播东方文化的使命,病人威德曼让他意识到了这种使命。

32岁的威德曼患胃溃疡已七年,常感胃痛、反酸,求医多年无效,当他接受了针灸治疗三周后,症状明显缓解。

威德曼感受到了针灸的神奇,一再追问骆燕宁针灸中是否有什么神药。骆燕宁耐心地告诉他:“针中没有放药,针灸是靠调整自体功能而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就你的病而言,我只是靠针来健脾和胃、疏经通络来缓解你的症状。”

听完这番介绍后,威德曼感慨:中医太神奇了,中国文化太玄妙了。等他的儿子长大后,他

在纳米比亚这片土地上,骆燕宁手中的银针大放异彩,同时也给了他不少机会拓展针灸的治疗领域。当纳国卫生部官员斯旦纳在骆燕宁处成功的戒烟后,他开始留心纳国下层贫民吸烟的比例极高,8、9岁的小孩吸烟已不足为奇。

由于健康及经济的原因,许多成年人非常想戒烟,但常常是屡戒难断。

因此,骆燕宁在平日门诊时,特别留意前来要求戒烟的就诊者,根据个人情况,应用辨证分型给予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让许多通过针灸戒烟成功的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总结了针灸帮助戒烟的经验后,骆燕宁撰写了论文《针灸治疗戒烟戒断综合征52例》,并在年12月的《中国针灸》及美国的《国际临床针灸》杂志上发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xjianzhan.net/zzbx/1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