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
纯绿色自然疗法
简介
利用耳穴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肾气温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新中国成立后,耳穴疗法在中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对耳穴的机理、诊断和临床应用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有所创造和发明,使耳穴疗法内容更丰富和日益完备。
简史1解放前:
耳穴疗法已经历了两千年以上的发展。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灵枢》中记述的一句“两耳无闻取耳中”。这证明远在二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应用耳穴治疗常见病。到了明代(16世纪左右)出现了首张耳穴图谱。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在他所着的《针灸大成》中也记载了采用耳尖穴治疗眼生翳膜。
进入清代後,随着国力日衰和西方医学的输入,中医药的地位日渐式微,医院取消了针灸科,跟着民国的汪精卫也说要取消中医才能使中国医学现代化。到此,针灸学已沦为民间游医的营生「技俩」。
END
2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如耳穴针灸也是出口反内销的一种中国医学。年法国的一位医学士发表了一份耳穴图,耳穴的分布规律好像一个倒置的胎儿。中国的学者萧月麟将此介绍给国内,十年间,全国的刊物和会议发表了四五百篇论文。较有影响力的耳针著作有:医院科研室的《耳针疗法》、上海耳针协作小组的《耳针疗法选篇》、医院编着的《耳针的应用》等。
END3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六十年代提出“为工农兵服务”,“一根针,一把草治疗百病”的口号,推动了针灸和耳针的发展。这个群众性的运动使耳针迅速且深入发展,总结了以百万计的病例和经验,发表耳针论文一万篇以上。这个时期出版的着作有: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耳针疗法》、南京部队某部耳针篇写小组的《耳针》、云南管遵信编着的《耳针学讲义》,河南洛阳的李家琪发表了耳穴压豆疗法,这就是耳穴贴压疗的雏型了。
END4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年12月在哈尔滨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全国耳针协作小组”。年又在云南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耳针、头针学术会议。这个时期出版的着作有陈巩荪、许瑞征、丁育德的《耳针研究》,王忠、管遵信的《耳针》,尉迟静的《简明耳针学》,王照浩的《实用耳针》等。名家辈出,着作大量涌现,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反映耳穴疗法已成为大众所欢迎的一种保健和治病的方法。
END5九十年代至今
年颁布耳穴的国家标准。这是耳穴疗法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过去二十年间发表的文章统计分析,应用耳穴治疗疾病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在某些范围内,所取得的疗效比用中药或西药疗效更好。
END耳穴原理“耳者,宗脉之所聚也”(《黄帝内经.灵枢》),耳通过十二经的内联脏腑,建立起耳与五脏六腑的辩证关系,又通过十二经的外络肢节,构成了耳与四肢百骸、皮毛肌肉及五官七窍的统一联系,《黄帝内经》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营气血、平阴阳、调虚实、不可不同。利用耳穴诊治调整全身疾病,符合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机制。
耳部经络
十二经脉,六条阳经经于耳,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通过与阳经交接,十二经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
现代医学神经解剖证实,在中枢神经的十二对颅神经中,耳大神经、枕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等,都有神经分支直接在耳廓分布,故耳通过中枢神经对全身的思想、意识、运动及脏腑、肢体、器官的功能,起到调节修复、平衡的作用。
耳廓神经
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脑神经的耳颞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颈外动脉的交感神经。
耳与脏腑
《厘正按摩要术》中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复其机能正常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耳廓本身属于微循环的范畴,故给耳穴以微小的刺激,在远端的大脑既能获得比较大的能量,所以在临床上给耳以小的刺激,却能受到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有诸内,必行诸外”,耳穴又是整个身体最完整的一个全息元,每个正常的耳廓都具有反映其疾病的能力,因此反过来,给这些反映点以适量的刺激,再配合中医脏腑辨证、西医神经学说取穴,就能对人体失常的肢体、器官起到调节作用,使其恢复平衡状态。
耳穴疗法优点⊙安全无副作用用耳穴治疗法,尤其是贴压方法,不破皮、不入肉,具有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的显著特点。
⊙疗效迅速止痛快、消炎快、急救快、通便快、止血快、止泻快、催产快、降压快;
⊙能治病也能防病经常使用耳穴疗法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晕车、水土不服、感冒等都有很好效果。
⊙适应症广据文献统计和实践经验证明,它能治疗内、妇、儿、皮肤等各科多种病症。
⊙耳穴美容效果好耳穴疗法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能改善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故此能令身心健康,神彩飞扬。这一切都会表现在你的脸上和整体行为上的。
⊙能抗衰老和保健能改善微循环、松弛痉挛、降低血脂、减轻体重、消除抑郁、戒除药瘾、毒瘾,增强免疫,改善视力等等。⊙有助诊断实践证明耳穴视诊对冠心病、胆石病、颈椎病等诊断符合率为85%~94%。通过耳穴诊断可以判断出病发的脏器,为明确治疗方案打下基础。
由此观之,耳穴疗法既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预防疾病,甚至可以应用耳穴诊视,找出疾病所在,及早治疗。故此,耳穴疗法可以说是一种方便及简单的保健手段。而且可以由病人自己参与。耳穴疗法绝大多的情况下可以取代药物疗法,故此,可以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
耳穴疗法优势病种
适合耳穴治疗的疾病有很多,大体有以下几类:(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外伤、手术、炎症、肿瘤等引起的疼痛;(2)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结合膜炎、电光性眼炎、牙周炎、中耳炎、咽喉炎、扁桃体炎、气管炎、胃炎、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盆腔炎、宫颈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末梢神经炎等;(3)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胶原组织性疾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紫癜、过敏性肠炎、结节性红斑、风湿热、药物疹、红斑狼疮等疾病;(4)内分泌代谢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病、尿崩症、垂体瘤等,可调节改善症状,减少用药量等;(5)功能性疾病:内耳眩晕症(美尼尔氏综合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性功能障碍、面肌痉挛、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痛经、内分泌紊乱、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6)各种慢性疾病:腰腿痛、颈椎病、肩背部肌纤维炎、肩周炎、迁延性肝炎、脑震荡及脑外伤后遗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7)传染性疾病: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疟疾、肺结核、菌痢、传染性肝炎、扁平疣、腮腺炎等;(8)其他:耳穴治疗尚有催产、催乳、戒烟、解毒、解酒,治疗食物中毒、治疗竞技综合症,预防输液反应,预防治疗晕车、晕船,预防感冒,并有保健、美容、减肥、排石等作用。耳穴治疗适应症广泛。许多疾病可单独用耳穴治疗,有的疾病耳穴治疗为辅助手段。
张耕田教授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小小耳穴的医学价值,耳穴疗法是集诊断、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美容护肤等功效于一体的中医非药物全息疗法,可独立诊断多种疾病,余种症状,有效治疗内、外、妇、儿、皮肤、骨伤、五官等各科病症,且在快速缓解症状、辅助或替代常规治疗、高危病患急救等方面,优势独特,前景广阔。”
耳穴疗法8年被国家纳入首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具有镇痛、消炎、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神经平衡等功能,疗效确切。目前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并风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头痛、失眠、便秘、痛经、胃病、鼻炎、咽炎、感冒初起等常见疾患,掌握耳穴诊治技术可以安全、快捷对病患进行健康调理,提升从业人员技术诊治水平,与客户建立良好的沟通,更好的拓展服务内容与项目。
耳穴规律分布图
适宜人群:
保健养生行业从业者
各级医疗机构同仁
自我养生保健爱好者
一位医学小白经两期系统的耳穴疗法学习达到5年专业医生的治疗水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