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朋好友相聚
小孩在玩闹时
大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安全隐患不可小觑
“吃”带来的安全隐患
▼
小而硬的食物
如坚果、瓜子、爆米花、薯片、饼干、生胡萝卜、生芹菜、生豌豆、一整个橄榄、圣女果、泡芙点心、葡萄干等。
对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来说,可以把食物切成稍大的块,他们可以咬、咀嚼,但不能把整个放进嘴里。
▼
滑的食物
如整个的果冻、葡萄、大块的肉类、家禽肉和薰肠、硬糖、棒棒糖以及止咳药水等,他们可能会在没有充分咀嚼这些食物之前,就直接吞下去。
应当将葡萄、肉类、家禽肉、热狗等食物切成小块。另外,注意不能给孩子吃口香糖。
▼
粘性食物
小心花生酱。在面包上只涂上薄薄的一层,避免给宝宝花生酱汤匙等。
如果花生酱黏在了宝宝的喉咙,有可能导致他或她呼吸困难。
▼
还有这些!
太妃糖、质地如凝胶或树胶的软果、焦糖、棉花糖、豆形胶质软糖、去皮的生苹果和梨片、带核的樱桃和干果。
别在车上喂食!!
不要在车上给宝宝喂食!当车移动的时候,给予呼吸困难的婴儿帮助会更难。
预防和看管更重要!!!
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食物。对于刚刚学步儿童和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给他们吃一些香蕉片、全麦饼干、奶酪条或是硬面包圈。
当孩子吃东西的时候,你要注意看着。有可能稍大一些的哥哥和姐妹会提供一些食物给小宝宝,但这些食物是年幼的孩子还不能吃的。
坚持让孩子坐着吃东西或喝东西,而不能让他们躺着、走路或跑步的时候吃东西,鼓励他们多花时间去咀嚼食物。
▼
宝宝异物卡喉急救法
3岁以下的婴幼儿是误食异物的主要人群。
硬币、发夹、图钉、钮扣电池、扣子等,笔帽、橡皮、玩具的小零件、蚕豆、葡萄、黄豆等,五花八门。因为婴幼儿吞咽功能发育不全,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强,再加上孩子喜欢将小玩具或食物含在口中,在突然惊吓、哭闹时,易将口含物吸入。
当幼儿因为误食异物造成呼吸道阻塞,或是气管与食道哽咽,若胡乱催吐或挖其喉咙,反而容易让阻塞更为严重,应想办法诱使幼儿咳嗽,并利用急救方法,以压力协助幼儿将堵塞的异物排出。
1、用手指抠催吐。把手指伸到宝宝的喉咙深处,按压舌根催吐。
2、大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翘起二郎腿,让宝宝俯卧趴在腿上,头低一点,膝盖顶住宝宝的胃、用空心拳从下往上快速叩击宝宝背部两侧,1分钟次左右。
3、如宝宝3岁以上,还可以采取站姿,让宝宝上身略向前倾,大人用双臂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左手按压在右手上,两个大拇指顶住宝宝的胃,猛烈而迅速的往上顶,这是对独立站稳宝宝的措施。
4、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直接倒提住他的腿,用空心拳拍后背。家里如果有两个人,可一个人紧急处理,另一个人拨打,卡的不深的话,拍拍背就可咳出来了。
注意:如3分钟不见效,医院。
“玩”带来的安全隐患
年1月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小区内突然发生爆炸,一名9岁男孩,被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炸起10米多高,重重摔在地上,摔成重伤。男孩被炸飞上天,空中翻一圈摔地。
从小区的监控视频可以看到,当日下午4点09分,几名男孩聚集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名男孩突然在一个地方蹲下身去,还没等男孩站起来,意外就发生了。伴随着一股浓烟,男孩和井盖一起被炸飞上天,男孩在空中翻滚了一圈,随后被重重摔落在地。
小区居民说:“以为是车胎炸了,灰尘雾绕的,一下飞起来,没想到掉下来个人。”
在事故现场,发生爆炸的井口已经被换上了一个新的井盖,一辆轿车的后挡风玻璃破损严重,地上有一滩明显的血迹。由于事发时孩子的家长都不在家,不少小区居民都过来帮忙。
▼
系爆竹引爆沼气被炸飞
那么,这起意外到底是怎们发生的呢?据小区居民说,出事时有好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事故原因应该和小孩放炮有关。
小区居民说:“听他们说小孩子往这个窟窿里面塞了个炮。小孩儿放炮玩儿,据他们物业说是里面有沼气,这是几个化粪池。”
当晚8点,从医院获悉,受伤男童今年9岁,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左腿和盆骨骨折,需要手术,头部和右腿有外伤。
▼
鞭炮扔进井下爆炸男童被炸到翻跟斗
年2月9日,河南某小区一男童将点燃的鞭炮扔进小区窨井中,瞬间,窨井内传来爆炸声,窨井盖和男孩都被炸飞,男孩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后坠落在地。幸运的是,男童只是身体擦伤,并无大碍。
▼
小女孩被炸飞到化粪池内身亡
年2月26日上午11点多,云南省3个孩子放鞭炮,一人将鞭炮塞进井盖下,随后附近的两个井盖被炸起,其中一女孩被气流掀翻掉入一化粪池内,不幸身亡。
▼
为什么鞭炮遇沼气威力这么大?
污水本身会产生沼气,一般在城市内的污水管道、化粪池内都或多或少存在沼气,若污水井盖或化粪池长期未打开,沼气无法排解,一旦超过一定指数,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燃,并且气浪很强。除了气浪本身的冲击力外,击碎的井盖以及周边物品飞出也会给行人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年关将近,不少熊孩子都喜欢买鞭炮吓人,尤其喜欢将鞭炮扔进阴井盖、玻璃瓶、下水道里,觉得爆炸声音更响,“威力”更大。这里提醒广大家长们,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这么做,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危险性,让孩子平平安安度过春节假期!
▼
一张图告诉你,这样做有多危险:
孩子身边还有哪些危险物
▼
牙签、缝衣针等尖锐物
牙签、别针、缝衣针等尖锐物品一旦被误吞,会刺伤宝宝的食道或肠壁,甚至伤及内脏器官,引发严重的胸腔或腹腔感染。尽量不要用牙签给宝宝喂水果。
▼
装饰物
尽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装饰物,如小装饰扣、装饰带等。
▼
硬壳果、圆物
花生米、黄豆、瓜子、枣子、爆玉米花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尽量避免给幼儿吃。
▼
水银温度计
不但碎玻璃可能扎伤宝宝,体温计里水银流出后,也可能发生汞中毒。
▼
药品
凡是成人服用的药品或有毒的外用药、农药、老鼠药、灭蝇药等,都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
塑料袋
塑料袋、垃圾袋等要收起来,防止孩子拿到后套在头上玩耍,导致窒息。
▼
充电器、电源插座等
不用的充电器要拔掉收起来。使用电源插座保护盖,避免孩子玩插座触电。
▼
太小的玩具
玩具不应该太小也不应该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个玩具大于孩子的嘴巴;同时也要避免孩子玩耍塑料小球、硬币等,防止将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内发生意外。
▼
热水瓶、汤锅、热水袋等
热水瓶、汤锅等不要放在桌旁,过烫的用具和食物一定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在给孩子洗澡时,先倒冷水、后倒热水。
▼
浴缸、浴盆、水桶等
家里储水的地方也有导致孩子溺亡的风险。水桶、浴缸、浴盆里的水要及时排空,以免孩子不小心跌入溺水。
▼
日常化学制剂
如果洁厕灵、84消毒液、洗衣粉等进入了眼中,即使第一时间送医,眼球也会遭到严重烧伤。
▼
塑料硬质吸管
有的孩子边走边喝水,一不小心,塑料吸管戳伤眼睛、戳伤嘴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
桌角等硬物
硬物击伤虽然不容易发生眼内的感染,但可能出现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等眼疾,也会造成失明。
▼
干燥剂许多零食里都有干燥剂,有些孩子会喜欢拿来玩儿,可万一不慎把干燥剂丢进了保温瓶,就会导致保温瓶爆炸。
▼
餐具筷子、勺子、刀叉等。这类餐具,孩子拿着玩,摔跤必出事。
▼
文具铅笔最危险,因为铅笔芯戳进眼睛后容易折断,笔芯滞留在眼睛里,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而圆规、尺子(尤其是铁尺)等“凶器”,年龄小的不能让他拿着玩儿,年龄大的孩子不能拿着相互打闹。
小和提示:春节期间一定注意安全,家里孩子多,玩闹期间家长也要看好!